2)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陛下_燕归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神灵护佑。”

  宣武帝神稍安,转头看向太后道:“母后,这小娃伶牙俐齿,说的周全啊。”

  太后一笑,拍了拍宣武帝的手背,“哀家早就说了,太子已经把详禀报,没有必要再问。你偏偏要自己问问。”

  宣武帝低头称是,却又抬头看着林钰道:“汴州之事,朕和太后无缘亲临。依林小姐之见,司马伦真如他自己招供的那样,是要假意行刺太子,再救助立功,结果遇到你们,前功尽弃又被冤入大牢的吗?”

  原来司马伦竟然是这么招供的。

  这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了。

  当别人都是傻的吗?

  林钰似受惊般站起来,跪下道:“小女不敢妄议朝政。”

  “好了,”太后佯怒道:“皇帝莫要吓着她了,难不成忘记太子和左浣思的禀报了吗?那司马伦,可不只是要行刺太子,还做好了掘开黄河,灌入汴州的准备。真是其心可诛!”说着一拍几案,倒是真的气愤异常。

  宣武帝劝慰道:“母后莫气,朕只是觉得,不能只听自家孩子的说法。”

  “也不光是太子,”太后又道:“三司会审下来,军内有关人等,也都问了个遍。的确有军私下去换了守护黄河的府兵,不对,还杀了一名府兵。”

  林钰点了点头,轻声道:“禀太后,杀府兵的事,小女在汴州时的确听说过。只是那杀了府兵的军,也被人杀死了,无从对质。”

  “却不知是谁。”太后道。

  杀掉那些军的是苏方回,却是不能说。

  说了,就要解释为什么他们就能断定那些军不怀好意。到时候魏青崖的那些信使暗探,便瞒不住了。

  无论是谁,在皇室面前,都要一方面努力攀爬,一方面又不露出锋芒。

  林钰摇了摇头,“许是哪方义士。”

  太后噗嗤笑了,“林小姐看来看了不少话本子。”

  林钰脸一红,低下头来。

  太后又命林钰起坐下,才又扭头对宣武帝道:“哀家知道皇帝一而再再而三问这些是为什么,大理寺和刑部的奏折,皇帝迟迟不批复。无非是因为宫里宫外多有攀扯,皇帝不相信司马伦的鬼话,更难相信自己的家人,竟然能生出歹毒的心肠。”

  林钰心内一惊,低头不语。

  自己的家人,说的是怡贵妃吧。

  司马伦的夫人正是怡贵妃的表亲姐妹,他出了事,怀疑到怡贵妃头上,很自然。

  从来夺嫡之争,血溅朝堂。

  这也是为什么要借黄河洪水掩盖刺杀太子这件事的原因。

  只有天灾,才能避嫌。

  “母后。”宣武帝唤了太后一声,提醒她有外人在场。

  太后不以为然一笑,“林小姐已经不是小孩子,皇帝也给了她县主的份,太子信她,哀家便信她,没什么可避讳的。”

  林钰心中如化开了糖,又甜有暖。如果自己有一个,该是这种模样。可惜她的还没有见到孙女,便早早故去了。

  她连忙站起来,屈膝施礼,准备谢恩后退出。

  太后却没有准,只是又暖声道:“哀家明白皇帝重重义,二皇子也不能没了娘亲。”

  “母后仁德。”宣德帝道。

  “罢了,”太后站起来,“如果她是聪明人,就只当这次是个警醒吧。”

  宣德帝神冷肃,但是眼中划过一丝轻松,“多谢母后。”

  太后绕过凳子拉住林钰的手,“林小姐且陪哀家再逛逛,皇帝忙,哀家便不再叨扰了。”

  林钰点了点头,跪地跟宣德帝叩首以退。

  太后等着她施礼完毕,又亲昵地拉着她的手逛进园子。

  盛夏季节花多林密,走了不多时,太后便觉得疲累,坐上凤辇。林钰趁机告辞。

  太后笑了笑准了,又趁内侍不注意,在凤辇上探过来,微顽皮道:“林小姐在汴州,有没有见过皇室的其他人。”

  林钰神微怔,一时间哑口。

  “罢了,”她又回笑起来,“许是哀家想多了,想多了好,要不然得骂他回来了也不知道看望哀家。不守孝道。”

  凤辇又起,林钰整了整衣襟,跪地拜送。

  不守孝道……

  说的是肃王李律吗?

  是母子同心,太后知道他回来了。

  还是只是肃王离开属地的事,已经被宫廷知晓。

  ……

  ……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