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鬼神 · 信不信由你_易中天中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光(也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夫差的父亲)拼死拼活也要把它夺回去。[9]

  [9]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

  史书没有记载负责本次占卜的人是谁,可见其人并不重要。实际上,只有那些被视为预言家的,才可能载入史册,比如预测到秦穆公必定活捉晋惠公的秦卜徒父。[10]至于那些屡屡言中的“名卜”,则更会名垂青史。

  [10]事见《左传·僖公十五年》。

  比如卜偃。

  卜偃是晋国的卜官。他最牛的预言,是毕万的后代非比寻常。毕万原本是晋献公的车右。因为有功,被封在魏,升级为大夫。卜偃马上说:万,是大数;魏(通巍),是大名。初次封赏就如此崇高,这是上天在暗示了!天子的子民,叫“兆民”。诸侯的子民,叫“万民”。毕万的子孙,将被万民拥戴啊![11]

  [11]事见《左传·闵公元年》。

  这话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而且也没有错。毕万的子孙,后来不但成为诸侯,还成为国王。他们的国家,就叫“魏”。

  牛!这样的预言,实在是牛。所以卜偃的身影,便频繁出现在《左传》。

  还有裨竃(读如皮灶)。

  裨竃是郑国的预言家,曾经成功地预测了周灵王、楚康王和晋平公的死亡,以及陈国的复国和灭亡。他甚至能说出准确的时间,比如晋平公将死在七月戊子,陈国将在五年后复封,然后再过五十二年彻底灭亡。依据,则主要是星相学的。看来此人懂天文,通五行,还会巫术。因此,公元前525年,他在预言了宋、卫、陈、郑四国的火灾后,便告诉郑国大政治家子产,他有办法消灾。

  子产却不理他。

  第二年五月,裨竃的预言兑现,宋、卫、陈、郑,果然在同一天发生火灾。

  裨竃便对子产说:不听我的,还会着火。

  子产还是不听。

  有趣的是,火灾也没再发生。[12]

  [12]裨竃事迹见《左传》之襄公二十八年、三十年,昭公九年、十年、十七年、十八年。

  这就说不清裨竃是灵还是不灵。但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子产的一段话。正是这段话,让我们对周人甚至华夏民族的鬼神观念,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

  那么,子产说了什么?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