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保皇党、复古派与进补党加大攻势_觉醒,我的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相连,此后便一直沿用至今,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津浦线没有开通之前,这条大运河是南北经济贯穿大动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甚至在高铁纵横的年代,依旧熠熠生辉,古人高瞻远瞩的智慧,历经千年不显黯淡!

  汤皖等几人就站到古人千年智慧的肩膀上,心生感慨之余,随口朝三人问道:

  “可知这条运河,是谁修建的?”

  大牛摇摇头,扣了扣脑门,表示不知,而湘虎却是应声答道:

  “主功隋炀帝杨广,!”

  “那杨广可是一个昏君呢!”船民立刻搭话说道。

  “你从哪里知晓的?”汤皖好奇问道。

  “隋唐演义!”船民确定答道。

  “哈哈哈.....”汤皖不禁笑道,既是,便不再与船民争执和仔细解释,只好感叹道:

  “隋炀帝,雄才大略,可惜心比天高,好大喜功,这便是他错的地方!”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固春。”

  “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这是隋炀帝杨广在扬州作的诗作,怕是早就已经料到了自己的结局罢。

  湘虎不是很明白,因为现阶段,史学界对杨广的评价可是很不友好,就连后世也有一种论调说,杨广修建大运河乃是为了去扬州游玩。

  此种论调经过后世的史学家论证后,断定纯属无稽之谈,倒是还了隋炀帝一个公道。

  “好大喜功”湘虎倒是能理解,毕竟三征高句丽等等许多事都能验证,可先生却是说杨广雄才大略,这让湘虎感到非常疑惑,于是,便凑过来,请教道:

  “先生,杨广荒淫无道,横征暴敛,民怨沸腾,如何是雄才大略之主?”

  汤皖随口解释道:

  “雄才大略说的是他的战略眼光,心比天高是因为他不顾及实际,且自身于己约束不够,把隋朝开局一副好牌硬生生的打成了一副烂牌,最终落得个悲惨下场!”

  湘虎倒是很感兴趣,汤皖便把自己对于杨广的理解,娓娓道出,刚好又没什么事情,顺便还可以打发时间。

  “你可知,隋朝的灭亡,告诉了我们什么?”汤皖最后问道。

  “严于律己,一切从实际出发!”湘虎赫然答道。

  从大年初二的下午出发,经过两位经验老道的船民昼夜不间断的赶路,在大年初四的傍晚才到了通县的口岸。

  水路的行驶,比陆路平缓的多,又没有什么颠簸,上岸的时候,一行三人依旧生龙活虎,付了船民工钱,便租上马车连夜往首都赶。

  夜半时分才堪堪回到东交民巷,洗漱完毕,直接钻进被子,好好睡上一觉,毕竟凹凸不平的滩涂,和狭窄的船舱哪里有软和的床来的舒服。

  翌日清早,大牛依着惯例,早早就起来了,开始收拾院子和厨房,一周时间没人打理,落了不少灰尘。

  而汤皖却是一觉睡到了天正亮才醒来,揉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