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六十三章 问询裨将恩威施_推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军与边民到总兵府来讨要说法,一时间也是群情激愤,沿途不断有百姓加入,渐渐形成人潮,声势浩大,场面也是混乱了起来。

  总兵府的守卫自是同仇敌忾,没有帮着维持秩序,只是冷眼旁观,没加入愤怒的乱民狂潮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黄辉收到消息之后,也是第一时间调集人手,将朱常洛保护了起来,又让人通知李秘,诸人集中在一处商讨对策。

  李秘听了详情之后,也是眉头大皱,他早料到这些京城子弟会惹麻烦,却没想到会是这样!

  “先生,这该如何是好?”朱常洛到底是没碰到过这种突发状况,一时间也是慌了。

  大抵在宫中也听那些太监说过不少乱民和贼寇的故事,一时勾起了心中阴影来。

  黄辉看了过来,朝李秘道:“宣抚大人以为该如何?”

  李秘轻叹一声,朝黄辉道:“先把当事人抓过来,问清楚缘由,若事情是真,便交给有司处置,以平民愤。”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样措置便输给了边军,可在李秘看来,这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公道就是公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该如何便是如何。

  黄辉有些迟疑,朝李秘道:“大人这么做,难免要泄气,往后只怕是影响皇子尊威,难道就没有更好一些的法子了么?”

  黄辉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但眼下也只是片面之词,必须把当事人抓来,搞清楚真相,才好做决策。

  再者,大明朝官员犯罪有着不一样的规定,比如这军官犯罪,必须提请,其他衙门不得擅自审断,最终要报到五军都督府去处置,量刑也根据祖上功劳等等各方面综合,所以比较复杂一些。

  也亏得李秘在大理寺当过副署正,在理问所之时又研究大明律,否则眼下还真是要抓瞎了。

  “黄诗讲,眼下事情还没搞清楚,说其他都是多余,先让人把当事人拘来,问过再说。”

  黄辉是文官出身,又是清流官员,说白了就是考中进士之后,就搞文书工作,编修典籍之类的,是个专门搞学术的,哪里懂得这些东西。

  所以他也就干脆交给了李秘,李秘二话没说便让人把那犯事的京营军士给抓了过来。

  这一问才知道,此人名唤罗顾,竟然还是个百户,货真价实的军官!

  罗顾面相俊朗,身材挺拔,外头看着也是一表人才,而且只有二十来岁,估摸着是承袭父荫才当上的百户。

  见得朱常洛,罗顾当即跪下行礼,礼数周到,与京城中那些个纨绔也是一般姿态,虽然胡闹,但知道分寸,而且言行举止透着一股望族子弟的淡定与贵气。

  朱常洛并没有叫他起来,而是有些不悦地问道:“罗顾,李侍读有事要问你,尔务必坦白,不可有半点隐瞒。”

  罗顾是京城子弟,自然知道朱常洛替父出征的意义所在,不出意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