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4 纳土归附中原,现在还不是时候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说得过重了,沈崧本来也是受钱镠重用的老资历,闻言登时面色涨红,眼露愠色。至于其他正要搭腔的吴越文臣则直接悻悻的闭了嘴。毕竟杜建徽官居左相,在朝中地位尊崇,倘若在这个时候,还要谏言魏朝讨伐吴国,又干我吴越何事的话...这不是上杆子找不自在?

  至于坐在王位上的钱镠,眼见的股肱之臣意见不能统一,反而当着自己的面吵了起来...他似是暗叹一声,脸上也露出了一抹苦笑。

  杜建徽也是为了吴越的社稷存亡着想,所以极力陈述魏朝巨大的军事威胁。我等吴越臣子,先前固然明白主公您为了保境安民,而顺服于魏朝。可是魏帝李天衢发兵都已经打到长江以南,那么现在也就不能再对中原王朝妥协让步了,该打的时候,也必然要打...他这是出于对钱氏尽忠的立场,钱镠当然清楚得很。

  可是钱镠方今诸国君王中年岁最高的长者,他偏安一隅,固然不及朱温、李存勖...乃至李天衢等一代雄主那般有称霸中原、志吞天下的雄心壮志,也是因为他不但对天下时局看得透彻,对于吴越国在诸方割据政权中的地位也拎得十分清楚...钱镠心中其实秉承的一个原则,眼下却还不便对自己麾下那些元勋将帅明言:

  倘若当真是大势难违,与其执意抵抗,还要致使生灵涂炭...也当保百姓不受战祸兵燹,而自献封疆于中原,莫不如直接归顺罢了。

  毕竟钱镠到临终时,给子嗣留下的家训中明言“凡中国之君,虽易异姓、宜善事之”、“要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所以他很清楚这个天下,早晚是要一统的。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我钱氏家族是顺应大势,还是逆势而为,也必须要做出最为明智的抉择。

  可是钱镠也很清楚,诸如杜建徽、顾全武等心腹将领,他们追随自己至今,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搏命,辛辛苦苦建立吴越国这一方割据政权...也必然不会同意将这片江山拱手让人的。

  眼下麾下另一员爱将顾全武,因魏军大举南下伐吴,遂赶赴钱塘江源头、浙闽赣皖四省交界处的原衢州地界督检边防,故而未曾至杭州参赴廷议。也是由于吴越国向魏朝奉表称臣,所以还要避魏帝李天衢的名讳,如今位于吴越西面边界,取“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意而定名的衢州,也已按唐朝天宝年间的旧制改称信安郡。

  不过明面上对魏朝固然恭顺,但钱镠知道顾全武也必然不会坐视魏朝威胁吴越国。如果说那顾和尚是吴越国魂之所系、军心所向的顶梁柱,那么杜建徽就是把持吴越国军政的大脑。钱镠即便身为一国之主,自知也必须要考虑他们这些元勋宿将的想法。

  更何况好歹也是半生戎马、一世英雄的开国明君,钱镠就算不会为了保全王位,便非要与魏朝对抗到底。可他心想若是魏军来犯,便不放一箭一矢直接举国投降,非但对于为吴越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顾全武、杜建徽等心腹将领有愧,在世人看来,这也未免忒过窝囊了些......

  魏朝已经大举南下,这也比我原来所预料的时间要提前了许多。魏帝固然是一代雄主,只不过现在还没到纳土献地、归附中原的时候...可是要为以后着想,吴国这滩浑水,我吴越国也决不可淌进去......

  钱镠心中念罢,遂对杜建徽长声说道:

  “按杜卿所言,吴亡,则我吴越危矣,故而劝谏孤当发兵去救,也顾不得会与魏朝交恶,这才能互为倚仗,对抗中原...可是孤却以为,无论我吴越国是否派兵,吴国早一时、晚一时,也必然会被魏朝所灭。

  毕竟铜陵口一役,吴军素来引以为傲的水军大败,徐温败归升州,也根本无力阻挡魏军大举渡江。镇南军治下江、吉等州府相继失守,亦难挡魏朝虎狼之师,各处州府的吴军,若是再得知水师...想必胆气尽丧,而相继归降于魏朝。

  既然吴国必定保不住了,那么我吴越又何必徒劳去救?何况我国派兵,便是为了挟制吴主而专权的徐温,而枉自结怨于魏帝,此举非是自保之道,也殊为不智也......”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