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章 说客的辩才,淄青军易帜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就该如此维持下去?”

  李振嘿嘿一笑,继而又道:

  “大王缅怀唐廷先帝,现在固然不会如王建那般急于自称皇帝。而天下大事,顺势而为。倘若我军当真能重挫伪梁,雄踞中原,而得天下民心,就算大王还不称帝,我等为之尽忠效命的文武臣子也要极力促成此事!到了那时,王节帅又以何等身份与大王相处?

  何况淄青军藩镇,当初本来便是由令尊驱逐安师儒所得,唐廷也曾意欲遣使来接管藩镇。王节帅家世基业,就拘泥于淄青军一处?非但因眼前战事紧迫,亦为日后长久之计。方今晋、梁、吴、楚、赵、邺、蜀...等诸国并立,王节帅仍宣称为唐廷藩篱属臣,只是倚仗我军,却又能在朱温的威胁下硬撑多久?”

  听李振把话说到最后,王师范顿时又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来。而李振趁热打铁,又道:

  “今时不同往日,唐廷既亡,王节帅也并无称帝建元的野心,近有朱温之祸,远有独据之忧。天下最为强盛的诸方势力当中,您又与大王感情深厚,于此时进献淄青军,不但能得让贤的美名,大王也必将视王节帅为心腹股肱之臣。

  光耀门楣,延续下家世基业,难道只能苦守一方藩镇?王节帅不善军阵,却爱民如子,极富贤名。如此仍是与大王戮力同心,而能尽展所长,争得官居朝堂公卿重臣,梁贼若平,天下大统,王节帅福荫百世、庙食千秋,这又如何不是光宗耀祖?”

  李振这一通连招下来,也说得王师范不住低头思索,排斥的心思逐渐打消。而王师范沉默了良久,便提出他最后一个问道:

  “先生,您这番提议...可是世叔的意思?”

  虽然李振性情歹毒狡诈,可他绝对是个聪明人。所以李天衢吩咐他前去与王师范交涉,话都不必说透,李振便立刻察觉到自家主公这是要委以重任,就是要趁着如今这等形势,凭着他这张伶牙利嘴说服王师范肯乖乖的让出淄青军节度使之位,而后便听凭己方势力赐封官职。

  李振当然也很清楚自己又该如何回复,而打消王师范心中最后的疑虑,他遂当即说道:

  “自古臣为君忧,而我辈投从明主,不但要尽臣责,也盼凭毕生所学能谋得更为远大的前程。就算是在下自作主张...也是为大王思量,为我军谋划,所以趁着今番奉命前来与王节帅商榷拒敌事宜,遂自行谋划,而挽劝节帅。

  只是在下虽是为了我军的利益,这也着实鉴于王节帅如今处境,而为您设身处地的着想啊...像您这般忠贤之人,非但是大王,我军臣属,也素来敬重。以节帅的学识,这个中利害,也必然能剖析得明白。而节帅若不肯苟同在下所言,这擅自做主劝谏之事,还望请赎罪。”

  王师范闻言木然点了点头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