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章 季氏_《论语别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语别裁》第16章季氏(01)兴灭继绝

  根据我们研究的方针,这里第十六篇与上论第六篇《雍也》有互相呼应的关系。第六篇讲《冉雍》——仲弓,孔子提到他有王者之气,有帝王之才。现在这篇书,是讲到中国文化、政治哲学的要点。听说现在这篇书的开头一大段,编进了高中的国文课本里,成为很重要的一篇文章。这段书,就有很多个重点:它含有中国文化政治哲学的精神、中国文化的政治观念。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道德,是不喜欢侵略人,而且更不主张别人去侵略人。另一个重点是说臣道,一个国家重要的大臣,对大的政治决策,关系非常重大,中间一点都不能马虎。如孟子所讲的义利之辨,要时刻注意。看了历史上的这许多道理与真实的事情,也可帮助我们了解今日世界局势的演变。譬如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下台,日本首相田中的下台,三木的上台,这些在一个研究历史文化的人看来,就是活的书本,能使我们对自己古典的书,了解更深切;也更了解世界的事情;对过去、未来,是一个很好的对照,这是真正的学问所在。假使只在书本上看文字,这种学问没有用,的确是书呆子。所以有时候我很不同意年轻人只知道专心念书,这样会把他变成书呆子,埋没了人才。但我同样不同意不念书,有天才而不念书,遇到事情要处理的时候,就不知道怎样处理,因为他不懂原则。学问与才能要配合起来。现在这个时代,给我们许多启示。

  我们中国文化政治哲学的思想,据我所了解的——为什么说据“我”所了解的?这里我有一个声明:天下学问、事情,我所了解的很有限,有许多事情我不知道,所以我要说明是据我所了解的。全世界的文化、政治思想中,恐怕只有中国人有这个精神,中国民族文化的这个精神叫“兴灭国,继绝世”。孔子著《春秋》的历史精神大义所在,就在这里,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精神。所谓“兴灭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国”是个地方政治单位,诸侯分封为“国”。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还有上百个国。有些小国不算,大国也有几十个。在过去中国这个制度,就是所谓的“封建”。“封建制度”,中西截然不同,上论中也曾讨论过。而中国的封建,以宗法社会氏族为中心,就是血统为基础,并不是西方的封建,以奴役、权势为基础。

  封建这个名词,几十年来的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封建这个名词的时候,也好像在基本上对中西封建之不同,没有正确的认识。这不止是一个笑话,它甚至影响到国家这六十年来所遭受的巨变和痛苦。

  过去历史上的这些诸侯之国,当其中一个国家快要灭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