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六十八章 理由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院侧屋,小小桌子上摆着七八盘菜肴,钱铮夫妇和钱渊三人围桌而坐,四五个丫鬟在一旁伺候。

  “你们先下去吧。”

  随便吃了几口菜,钱渊将丫鬟们赶出去,咳嗽两声,讨好的看了眼陆氏,毕竟母亲还远在杭州,想把人弄过来,还真少不了叔母。

  “这怎么了?”陆氏诧异道看了眼一脸不渝的丈夫,“还没开印呢,就板着脸……给谁看的?”

  钱铮哼了声,“说吧,今天就差没把钱家的脸丢尽了!”

  “叔父,话可不能这么说。”钱渊辩解道:“您有济世之愿,亦有济世之能,但通政司左参议……那是什么玩意?”

  “要我说,他也太吝啬了。”

  “现在就如此吝啬,待到拨乱反正之日估摸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

  钱铮当然知道侄儿这是在说高拱呢,他瞪了眼低声呵斥道:“这时节……他拿的出个侍郎吗?”

  “就算拿得出来,我敢坐上去吗?”

  钱渊眨眨眼拿起筷子,“也是,不过侄儿也是想多一腿走路……总归是好事。”

  “狗屁!”钱铮不顾妻子还在,骂道:“一山不容二虎,日后定然还要做一场!”

  钱渊手一顿,忍不住笑道:“叔父大人您这眼光……”

  “怎么?”

  钱渊扁扁嘴竖起大拇指,可不是谁都看得出来,日后徐阶和高拱必定要做一场。

  隆庆帝登基才三个月,徐阶和高拱就开始针锋相对大打出手,两个月之后,自以为有隆庆帝撑腰的高拱就黯然离去,直到徐阶致仕才回朝。

  今天的讨官如果日后成为事实,那就是个人情,这种人情是要还的……到时候钱铮站在哪一边,都会遭到质疑。

  钱铮怒目而视,而钱渊却显得很轻松,笑着劝道:“叔父,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再说了,大不了辞官致仕,等他再上奏起复就是。”

  钱铮都被气笑了,简直就是儿戏。

  说笑了一阵后,钱渊才正色道:“此事实在是迫不得已,叔父不必放在心上。”

  “侄儿可以保证,叔父所忧之事,绝无可能发生。”

  钱铮长久的盯着侄儿的双眼,良久之后才轻叹一声,“据闻华亭有女。”

  “呃……”钱渊不得不今晚第二次竖起大拇指,“叔父神算啊。”

  钱铮哼了声,眼角余光瞥了眼一旁听得稀里糊涂的陆氏,侄儿把丫鬟都赶出去,说起朝中政事却将陆氏留下,自然是有原因的,不然晚饭后去书房谈就是。

  “徐阁老的那个女儿?”陆氏来了兴趣,“好像十六……不对,十七岁了,还没定亲?”

  “据说颇有诗才,花容月貌……”

  “噢噢,这几日送那么多吃的,是讨人欢心啊。”

  “对了,渊儿初四去徐府拜年……噢噢,去了后院,难怪呢。”

  “总要见一面……”陆氏喃喃道:“咱家和徐府拉不上关系,找谁引荐呢?”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