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七章 功比博望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靖一朝,臣子的地位关键还是要看圣眷。

  钱渊之所以能身镇东南,那是他一战一战打出来的,但他之所以在朝中分量颇重,华亭、分宜亦不敢轻动,那是因为圣眷在身。

  徐渭这边沉默下来,那边还在议论纷纷,说的兴起,钱铮在详细替他们解释每一步……毕竟都是入仕两年,除了徐渭、钱渊之外,随园其他士子只是入仕,尚未深层次的参与到朝政中去,此次近距离目睹此事,实在是大有益处。

  冼烔突然转头问:“文长兄,那红薯……确有其事?”

  “谁知道真假?”徐渭懒洋洋道:“亩产二十石以上,耐旱易活,可代五谷,这些除了展才谁都不知道真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环顾四周,徐渭嘴唇动了动,“味道不错!”

  众人愕然,孙铤最先反应过来,嚷道:“就是晚宴那道蜜薯?!”

  “噢噢,甜如蜜,又入口软糯……”

  “味道的确不错!”

  “海外居然有这等宝物!”

  “产量如真的亩产二十石……啧啧,难怪传言陛下欲封爵汪直!”

  “一旦推广开,可活万民,此功的确堪比博望侯!”

  历史上,红薯是万历年间由海商引入福建,之后徐光启大力推广,可惜那时候天下已然大乱,红薯没能挽救千疮百孔的大明。

  直到清朝,红薯才遍地开花,成为救命粮食,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到清朝中期,人口数量呈现爆炸式上涨,可以说红薯对于中国来说,将是农业方面的一个里程碑。

  功比博望侯,一点都不夸张。

  而且红薯生熟皆可食,易于储藏,甚至还能酿酒,就是后世所谓的“地瓜烧”。

  不过,如今刚刚进入中国的红薯,最先被发现的特点是,美味。

  随园众人中,论品味美食,首推钱渊,其次是陈有年,他立即笑着说:“亩产二十石,陈某信得过展才,这样吧……待会儿带些回去给……”

  “我也带点回去,文长,你嫂子最近牙口不好,只能吃软食。”

  “君泽兄,是嫂子牙口不好还是你牙口不好?”

  徐渭头大的敲敲桌子,“都省省吧,一共就不到百斤,已经分完了,送到砺庵公府上一部分,剩下的明日送入西苑!”

  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想推广红薯,户部尚书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的不说,三个月后南下查验,户部是要出人的。

  陆一鹏咳嗽两声,“今日放衙前在都察院撞上了那个兰州的……在背后说,那红薯说不定是毒物,倭寇毒计……”

  那个兰州的……众人都知道这是说曾经被钱渊两次踹飞的兰州同年邹应龙,这厮当年攀附徐阶也没捞到什么好位置,被塞进了行人司,直到今年初才转入都察院。

  徐渭叹道:“开海禁通商,本朝未有先例,一应事均谨慎小心……其实另有一种作物,亦能亩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