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事之秋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内气氛压抑,一刻钟前君臣相得的场面荡然无存,地上颇多被摔碎的瓷器,嘉靖帝愤怒的叱骂声已经告一段落,众人皆束手肃立不敢抬头。

  “惟中?”嘉靖帝冷冷的瞥了眼装死的严嵩,讥讽道:“兵事需询兵部?”

  严嵩只能跪下,“不能替陛下分忧,老臣万死。”

  首辅都跪下了,徐阶、吕本、江东、徐渭也只能效仿。

  嘉靖帝的视线落到了江东身上,这位一心抢兵部尚书的官员满头大汗,却支支吾吾说不出口来。

  真不是严嵩、江东都那么废柴。

  严嵩虽然是储相路线升上来的,但独掌朝局十余年,执政数十年,并不是后世想象中的纯粹废物。

  而江东先后出任辽东巡抚、陕西总督、宣大总督,嘉靖三十五年解大同右卫之围,还曾经在嘉靖三十六年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南下往淮扬剿灭盗匪、倭寇,无论是军略还是领军都是一把好手。

  他们的谨慎是源自于官僚天性,这种时候胡乱开口,事后很可能会被问责……这时候说话是容易,事后那就可能是你背锅。

  就算要说,也不能在这儿,理应是六部、内阁合议此事,筹谋票拟,上呈陛下……说的简单点,如果嘉靖帝不在,他们才会有什么说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当嘉靖帝的视线落在徐渭身上的时候,这位历史上辅助胡宗宪平定东南倭乱的名士侃侃而谈。

  说句良心话,徐渭到现在也没完全蜕变成一个官员……但或许,这是他刻意为之,或许,这是一件幸事。

  徐渭早年曾随岳父游宦阳江,往返于浙粤两地,对福建、江西、浙江、广东等地都很熟悉。

  迅速在纸上绘出简单的地图,徐渭轻声道:“贼军聚集邵武府、汀州府、建宁府三地,往东是延平府,往北是浙江处州府,而往西就是江西省。”

  徐渭嗓子似乎有些哑,“如若贼军入赣,当为幸事。”

  嘉靖帝不通军略,不耐烦的说:“说清楚!”

  “是。”徐渭解释道:“陛下,浙直总督胡汝贞这小半年一直驻守处州府,麾下多有名将强军,贼军不会贸然北上攻浙,当然,胡汝贞也不敢越境击贼。

  东面的福建总兵戚继光、福建巡抚吴百朋均为一时名将?戚继光战功累累名震东南?但如金倭患未息,如若贼军大举东向,两面夹击?只怕闽地局势大坏……所以臣方言?只盼贼军入赣。”

  嘉靖帝脸色黑如锅底?半响后才问:“依你之见,贼军可会东向?”

  徐渭犹豫片刻摇头道:“未见来报?难以揣摩,但贼军本是由粤地北上入闽?偏偏闽地如金多有倭患……”

  说到这,嘉靖帝也听懂了,徐渭最怕的是,贼军和倭寇有默契,或者说有勾结。

  如若那样,一个不好,吴百朋、戚继光兵败?福建一省都要沦陷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