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八十一章 人选_脸谱下的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护卫几乎都撒出去帮忙了,钱渊一个人无聊的坐在家里,大年三十晚上陪着小七、大嫂、小妹搓麻……都不带血的,只记账。

  陪女人搓麻也不是不可以,但……个个都喜欢赖皮,打了一轮之后才发现三四五被自个儿拆了,居然要捡回去!

  真是夭寿!

  到了大年初二,唐顺之的到来将钱渊从苦海里拯救出来,他带来的是江西战报。

  “萧晚被刘显擒杀?”钱渊诧异的看着军报。

  萧晚在古田县被戚继美、俞大猷击败,但之后率贼军入赣,势如破竹,连战连胜,贼军攻破的城池有一半都是萧晚的战功,不料死在刘显手中。

  两人去了外书房,墙上挂着一幅江西地图,这是小舅谭纶上次来镇海留下的。

  “戚继美绕路入袁州府,从西部入分宜县。”唐顺之的视线落在吉安府,“只怕贼军要南下。”

  钱渊打了个哈欠,“那是自然,张琏本是粤人,再说了,胡汝贞是闽赣总督,总不能改成闽赣粤总督吧?”

  唐顺之长叹一声,“分宜误国事!”

  如果没有分宜县,或者说分宜县没出个严嵩,胡宗宪是能从容调兵,将贼军大部剿杀的,而且战事也不会托到现在。

  正是因为投鼠忌器,胡宗宪将戚继美所部调入袁州府护卫分宜县,一战之下,虽擒杀萧晚等贼首十三人,斩首逾千,生擒千余,但张琏率残部数千人南窜逃入吉安府。

  原本戚继美是可以堵住这个缺口的,所以唐顺之才说分宜误国事,这个分宜指的是分宜县,也指的是严分宜。

  真是心大,你一个宁波知府管那么多……钱渊心里牢骚,但实在不想回去陪她们打一圈几个时辰的麻将,硬着头皮听着唐顺之的絮叨。

  慢慢的,钱渊的心思也飘渺起来,如若江西战事结束,胡宗宪这个闽赣总督必然罢设,胡宗宪本人会如何……钱渊并不关心,除非日后徐阶上位又要翻旧账。

  但胡宗宪麾下的将官,钱渊很关心。

  自去年徐海败亡,汪直来降,诸军轮番出击,今年已经少有倭寇侵扰浙江沿海,但最具战力的俞大猷、戚继光、戚继美、刘显诸部都调入闽赣作战,浙江已然有些空虚。

  如今汤克宽驻守嘉兴府,侯继高、杨文驻守宁波府,卢斌、张元勋驻守台州府、温州府,岳浦河驻守绍兴府,鲁鹏留守杭州府。

  问题在于,没有一个能统率诸军的人物,这个人物需要将才,需要战功,也需要名望,更需要地位。

  汤克宽已然落伍,而且和钱渊关系一般,侯继高、杨文、张元勋、岳浦河、鲁鹏都是游击将军,卢斌也不过是个参将,地位都算不上多高。

  关键是原浙江总兵官俞大猷、副总兵戚继光陆续入闽,总兵、副总兵都是空的……钱渊真怕朝中突然空降。

  以能力论,俞大猷和戚继光最为合适,两人都是名将之姿,而且都擅长海战,后者对火器的重视可能更加合适。

  以远近关系论,戚继光、戚继美兄弟都很合适,特别是戚继美所部基本都是钱渊一手带出来的,诸战都在钱渊直接指挥下进行,而且是以钱家护卫为骨架构建。

  只不过戚继美资历尚浅,年纪也太轻了点,如今位居参将,而且又有个福建总兵的同胞兄长,戚继美就算此次在江西战事中频频立功,提拔为副总兵的可能性也不大。

  钱渊翻动着脑海深处的记忆,历史上的戚继光在平倭之后北调为蓟门总兵,而俞大猷留在了南方的福建、广东一带……很难说这是徐阶做的手脚,更多可能是文官集团对武将的天然警惕性导致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戚继美是最合适的人选。

  钱渊不禁浮想联翩,历史上的戚继美是以戚继光弟弟的身份出现,这一世,说不定戚继光是以戚继美哥哥的身份出现在史书中呢。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