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五十八章 恐怖的首场城市宣讲会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犹豫,直接给出回答。

  “我校没有非升即走制度,不过各位同学也知道我们是私立大学,所以没有事业编制,只要校内考核通过,都会签订长聘合同,你们也可以理解为终身教职。”

  当然了,考核不通过的肯定会解除合同,即便签订长聘合同,也不能太肆意妄为,至少教学上不能马虎。

  这话顿时让不少人蠢蠢欲动,光华的讲师薪资待遇都是业内天花板,能一直待在里面谁愿意走?

  随后,姜林又点了一个男生。

  “姜老师,我是来自复旦的学生丁浩,我注意到贵校在这次的招聘计划数不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请问在出现不少优秀应聘者的情况下,贵校会不会超额招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姜林微微一笑,回答道:“丁同学你好,对于超额招聘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会的。”

  “我们光华大学新成立不少学院,也在筹建新的学院,对于人才是来者不拒,只要足够优秀,哪怕超乎计划数也会录用,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人数问题。”

  王海波听到这个回答松了口气,卢兴文直接提前欢呼了。

  “我giao,那我这么优秀,岂不是稳了?”

  王海波直接翻了个白眼,看了眼这小子,劝道:“老卢,我建议你还是好好准备吧,据说这次不少海外的大佬们都会参加。”

  “怎么可能,海外大佬们要去也是c9、华五这种地方吧,来光华跟我们竞争啥。”卢兴文满不在乎地说道。

  见劝不动,王海波摇摇头,也不管对方了,先自己上岸了再说。

  一通问答后,报告厅里的屏幕一变,上面显示着现场投递简历和网上投递邮箱两种方式,不过能到这里的,当然是冲着现场投递而来。

  半个小时后。

  姜林和两位光华的老师看着眼前两座“山峰”,陷入了沉默中。

  “现场也没来这么多人???”

  ps:抱歉,更新姗姗来迟了,早知道昨晚就不看新闻了,还是好好码字吧,唉。

  ------题外话------

  我查了下上海4所985的应届博士生数据:复旦大学2021年博士毕业人数大概在1500人左右,上交2943名(2022年),同济675名,华东师范828名。

  排除20%左右的非全日制,大概这四校应届毕业博士有4756人,整个上海地区估计能有七八千名至少吧?

  以光华的薪资待遇,来个八分之一我觉得不过分。

  ………………

  最后感谢【丶你那夏天般的笑】同学的100阅币打赏!

  感谢【鱼儿】同学的588书币打赏!

  感谢支持,谢谢!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