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六章 暖阁密议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暖阁密议

  西暖阁。

  启元帝斜靠在软枕上,面前跪坐一人,旁边桌上的茶没有热气,已经凉了。

  启元帝看着李东路,说道:“朕知道,你是两朝老臣了,先帝在时曾评价你为人谨慎,办事尽心,此外还颇有豪侠之气,怎么……今日朕瞧着,似乎不大敢说话了?放心好了,今日这里的人都被朕赶出去了,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大学士李东路端起凉茶喝了一口,踌躇着开了口:“皇上,臣倒不是不敢开口,只是……臣觉得此事……唉!”

  “办不得?”启元帝一挑眉毛,看向李东路。

  李东路依旧低着头,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办是办得的,为长远计,亦是非办不可的。只是皇上召臣来此议事,颇显急切,臣是怕……”

  “呵呵!”启元帝抿着嘴笑了,伸手从旁边抓了一个锦垫,扔给李东路:“别跪着了,坐下说吧!”

  “谢皇上。”李东路接了锦垫,重新坐下说道:“臣是怕皇上一心为国为民,却操之过急,生出些别的变故来……”

  “别的变故?”启元帝似是早就预料到他会这么说,笑道:“你也不用拐弯抹角的了,直接说了吧,不就是怕朕的撤藩令一到,那几个财大气粗的王爷不从,逼急了会反么?”

  李东路闻言猛地抬头看了启元帝一眼,又忙把头低下:“皇上圣明……此事的确不可不防。这撤藩之举,古已有之,从夏商以来便有分封,到汉朝时更是大肆封王,初时尚不为患,但几代之后,子嗣渐多而享禄不减,日久天长便成朝廷的负担。是以后来景帝才有撤藩之举,只是用人不当,举措失据,逼反了好几路藩王……”

  李东路又喝了一口茶,继续道:“虽然这样,但最后还是成功撤藩,这才奠定了后世的昌盛。皇上,臣斗胆言之,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景帝当年之忧,便是陛下今日之苦。皇上今日境况也与当年的汉景帝有些相似,藩王虽然势大,但再大也大不过朝廷,汉景帝当年有周亚夫和细柳营,皇上今日却不止一个周亚夫,也不止一个细柳营……是以臣才说,这撤藩之举……可以为之。”

  “嗯,嗯……”启元帝舒缓地呼出一口气,连连点头:“说得好,说得对!你接着说!”

  “但汉景帝当年错用了晁错,此人做事过于急切,知天理而不晓人情,只想一刀切下去,便分得水清水浊,却忘了人和人之间若是挤得太近了,不但别人无法呼吸,自己也无法呼吸……逼到最后,自己身死不说,还惹得半壁江山大乱。若不是景帝英明,启用周亚夫李广程不识等人,后果如何殊难预料……因此臣想说的第二句话是,请皇上务必缓行,以景帝之事为鉴,切勿急躁哇!”

  “嗯……”启元帝颔首,好半晌不再言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