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沈修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沈修

  听了静安斋主一番话,林武不动声色,微微拱手道:“富贵之家,常出纨绔之徒;寻常门户,亦有栋梁之才。殿阁之下,虚名或甚于文章;草野之中,贤达尝隐匿自晦。或富或贫,不过一时浮云;在朝在野,俱是忧国忧民。不知静安斋主以为然否?”

  林武一番话说完,静安斋主看他的眼光已经变了几变。两人都是文人出身,言谈举止自然带上些文绉绉的词句。林武虽没有直接劝慰静安斋主收下自己的两个儿子,但这旁敲侧击的言语,却暗含着许多意思。

  一方面,表明不同意静安斋主分人别类教授功课的做法,所谓“有教无类”,你能教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教我儿子?难道只因为我们富贵么?登门求教,没有拒之于外的道理,除非是孩子品性不好。同时还隐隐地辩驳了一番,富贵或者贫穷,不能成为教与不教的因由,只有孩子好不好学,肯不肯上进,这才是决定是否教授知识的凭依。

  另一方面,林武也巧妙地给这位静安斋主戴了顶高帽子,“殿阁之下,虚名或甚于文章;草野之中,贤达尝隐匿自晦。”这便是夸张的说法了,把静安斋主比喻成贤达。后一句“在朝在野,俱是忧国忧民”更是比较直白地道明了,无论富贵贫穷,是否当官,大家都一样讲“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林武看起来是随口应答,实际上还是花了些心思的,静安斋主能得杨宣一赞,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但却不走科举之路,反在这郊外设了草堂,专教穷苦百姓子弟读书,其内心想些什么还是很容易猜到的。“忧民”二字或者谈不上,但“为民”二字却完全当之无愧。所以林武才说,我当官,说好听了是为君分忧;你在这里开草堂私塾,也是为民做件好事,大家在朝在野虽然领域不同,但都是为国为民,一般无二。

  这一番话下来,不由得静安斋主不刮目相看。同样的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来表达,获得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单看林武这番话,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同时还极为巧妙地给对方戴了顶高帽子,这帽子戴的四平八稳,不露痕迹,静安斋主便是想拒绝,怕也有心无力,无处下口。

  这就是辞令的妙处。

  静安斋主前几句话还微微点头,后来听了几句则脸上露出苦笑,心知肚明对方这是给自己戴帽子呢。同时,静安斋主看向林武的眼神也有些不同了,待到林武那“在朝在野”的话语一出,静安斋主便已经知道,眼前这位怕是官面上的人物……

  静安斋主拱手道:“当真是好口才,佩服之至!恕在下眼拙,敢问阁下……究竟是何人?”

  此言一出,便等于告诉林武:“你说的我都明白,帽子也将就戴上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