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4章 岂有此理?!_家父汉高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懂典故,正确的运用典故,还能跟各派的大佬们谈笑风生,考察他们的学问.如此断定,某位厉王在这方面的特点大概率是来自其母族。

  赵佗的话却给了刘长一个新的启发。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郅都编写的第一封《上邸》印刷完成,由长安的邸负责分发到各地去,在各地继续印刷,然后分发到地方。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长安百姓在第二天就看到了这全新的肆,唤作报肆。

  这同样是官府经营的肆,而他们所贩卖的,好像是消息?

  在报肆开门之后,最先赶来的就是太学生了,这些人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件事,都迫不及待的想要来看看,在太学生的带动下,有官吏,士子,商贾等人开始购买,反正这东西的价格很便宜,这些人还是能承担得起,至于寻常百姓,就不敢这么奢侈了,当然,他们买下来也未必能看得懂。

  同时,廷尉改进了律法,增进了几条律法,其中包括故意的将邸报的内容读错的罪罚,罚三甲。以及故意的修改,破坏,仿造邸报的罪罚,墨刑。

  这对大汉百姓来说,可是新鲜玩意。

  这邸报原先只是郡县长官独享,哪有百姓的份啊,没想到,他们也有能看报的一天,太学生们欢呼雀跃,大汉的太学生们是格外热心与庙堂大事的,从创立之初开始,到大汉灭亡,太学生们都一直活跃在庙堂之中,基本上什么事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就连谋反都有他们,而他们现在有了最好的途径来了解庙堂的政策,这是多好的事情啊。

  何况,这里头有些文章就是他们的同窗所书写的。

  这些人自然是名望高涨,一跃成为了同龄人里的翘楚。

  当然,包括那些文人,他们也是一样,在作品成为天下观摩的对象之后,他们猛地醒悟。

  郅都将他们抓走,这不是要害他们,这是在帮他们啊,这东西可以全天下都可以看到的这是多好的扬名手段啊,写了第一篇政策的那位张生,一时间就在长安变成了名人,很多不曾往来的好友都拿着报来找他,神色都变得很是热切。

  一些长安内的彻侯老爷们也是派人邀请他前往自己的府上来参加宴席,还想要将他变成自家的女婿。

  其余文士那是一个羡慕,眼里都开始喷火了。

  邸报最先引起的影响却是体现在这些作者的身上,这些人纷纷拿着礼物去拜访郅都,却连他的门都没能进,随即,郅都彻底成为了文士们眼里的香馍馍,什么酷吏啊,这明明是庙堂贤人,甚至有文士连夜写文章来描述郅都的贤德。

  这位原本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酷吏,只是因为这个职务,顿时很受文士们的欢迎,而对他冷漠的态度,文士们更加的激动,冷漠好啊,不为外物所动,这样大家的机会都是公平的,不会有人能贿赂他,让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