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 家底_煌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寒暑,雨雪还是下雹子,不得间断!”

  “是!”

  众人轰然应下。

  这些百户、总旗,都是跟着徐煌在河南出生入死的老兵,对徐煌的为人和练兵要求,他们比谁都清楚。

  这时,徐煌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目光扫了一圈,在李将臣身上定格,说道:“李将臣为千户所镇抚,执掌军纪,若有抗命乱纪者,依本官军令严惩不贷!”

  千户所的镇抚是从六品,职位不算高,相当于试百户,李将臣战功不多,但也是军中老人,还曾冒死出手护过徐煌。

  最重要的是,这小子几乎每日贴身跟在徐煌身边,众人戏称他是亲兵队长。

  由他当镇抚,倒也不错。

  李将臣最大的硬伤是年龄小,过了年才十四岁,恐一些老油条不服他。

  徐煌打算先看看,不行的话,到时候他亲自监督军纪。

  沉吟了半晌,徐煌道:“从明日起,便开始组织军士开垦田地,操练军务!”

  “是!”

  见众人表态,徐煌很高兴,他道:“好,众兄弟都是随我身旁的老人了,无论将来如何,我徐煌都会与众兄弟一起,同生死共富贵!”

  没有什么犹豫,众人都是一阵抱拳施礼:“卑职等唯大人马首是瞻!”

  ……

  各人事务安排好后,徐煌回到后堂,凝神细看起文册来。

  依千户所文册统计,所内有计有马骡百匹,匠户六十人。

  军器方面,有弓三百余副,长枪四百杆,大刀和盾牌二百副,火铳一百二十支,其中鲁密铳二十支,又有盔甲三十副。

  此外还有铜炮三门,佛郎机炮五门,虎蹲炮八门,储备铅二百零七斤九两,储备火药一百五十斤七两,储库熟铁和生铁各两千斤,生铁子四百八十粒......

  徐煌摇了摇头,通州千户所,兵没几个,装备倒是不少,也不知在仓库堆了多少年。

  通州千户所的军器配置,完全是按照一个整编千户所来的。

  按照洪武十三年的规定:凡军一百户,要有铳手十名,刀牌手二十名,弓箭手三十名、枪手四十名。

  其中,装备火器的铳手占了编制的百分之十。

  这还是二百多年前大明开国时期各卫所的配置,大明历代皇帝一向重视火器,太祖朱元璋便是凭着火器,于元末大乱中扫平群雄、北伐残元。

  后来的几代皇帝也重视火器,不断在军队中推广各种火器,到了成化年间,使用火器的军人,高达三分之一左右。

  而到了嘉靖年间,明军中有的步兵营,使用火器的军人竟占了编制的百分之五十!

  这类步兵营就驻扎在蓟北长城一带,领导者正是名将戚继光!

  扬州卫少经战事,几乎没有火器和盔甲,仅按照明初的规制发放装备,朝廷把重要军备都优先给了前线将士。

  再看屯田耕牛的情况,更是糟糕,耕牛还不到一百头,整个千户所在册军户的军田,加起来不到一万亩。

  徐煌算了下,一个千户所的满编军户是一千一百二十人,朝廷给的军田只多不少。

  毕竟田地也分等级,有的地方贫瘠,朝廷要保证军户收成,就得多分一些。

  通州千户所的军田,保守有八万亩以上!

  现在在册的只有不到一万亩,其他的军田哪去了,可想而知。

  良久,徐煌抬起头来,召来吴大有道:“明日招集所有军官,本官要巡视千户所各处!”

  既然想把通州千户所当作成自己的后方大本营,那就需要全盘了解,事必躬亲。

  只有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地方,做任何事才能如臂使指。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