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匠户_煌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管壁足够厚实,要做到合拢无缝,得耗费不少料。”

  说着,冯匠头的声音低了下去,说道:“千户所的上官们给我们的料有限,还让我们打造出规定的数量,我们没办法,只能减少料子完成任务......”

  “这样吗?”徐煌瞧着他。

  冯匠头认为自己的技术遭到质疑,忙说道:“只要用料足够,小人打造的火铳绝对没有问题!大人不信可以去打听一下!”

  忽然看到杨大库,冯匠头连说道:“杨大人家丁的火铳就是小人打造的,大人您可以问问杨大人!”

  杨大库沉着脸瞥了一眼冯匠头,又低眉顺眼地对徐煌道:“大人,这老儿说的倒是实话。”

  徐煌大为诧异,杨大库那几个家丁他是知道的,在河南半年,他们的火铳用的次数也不少,就没出现过炸膛现象,为此徐煌还专门询问了杨大库。

  没想到,这手艺人竟在这里。

  徐煌笑着安慰道:“冯匠头的手艺,本官大概知道了。”

  他看了眼其他匠户,道:“以后用料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本官只要求你们一点,打造出的火铳,务必全部合格!”

  匠户们只是愣愣听着,脸上没什么反应,有几个年轻爱笑的,倒是全程傻笑着。

  见状,徐煌秒懂,呵呵笑道:“只要你们打造的火铳全部合格,每人月饷一两!”

  月饷一两!

  匠户们惊呼,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每个人的脸上,尽是欣喜,就连那几个傻笑的,笑的更灿烂了。

  他们这些匠户,每月上工十日,歇二十日,按月由南京工部支给月粮,月支三斗至一石,增减不一。

  然而京师有一万多名匠户,南京内府各监局也有七八千,连年战争,朝廷缺钱烧粮,连户部都拿不出钱粮,更何况给匠户们发粮的工部。

  月粮拖欠个一年半载都是常事,甚至有时候直接停发了,匠户们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极为沉重。

  听到徐煌说有月饷拿,这些匠户们当场就失态了,一个个又跪又磕的。

  徐煌好言安慰一番,让他们好好做事。

  他一边沉思,忽然道:“冯匠头,你手艺这么好,为什么不多带几个徒弟呢?”

  冯匠头一愣,道:“这......这手艺是小人吃饭的家伙,怎可轻易教与别人?”

  每个匠户的手艺都是传家宝,不会轻易教别人,这源自传统,更关系到自己的生计。

  古代对传授技艺很讲究的,拜师礼仪一系列流程不容轻视。

  第一,先拜祖师,再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行拜师礼。

  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最后,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

  训话内容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这一套正儿八经的拜师程序走完,确定好师徒关系,才能传授技艺。

  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纪,还有这种情况。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去学个驾照,拜师礼是不需要了,但你交了几千学费,还得私下再发红包给教练,名为拜师费,这也是拜师礼的缩影,可以评定为陋习!

  要是学车按照以往拜师程序,那就麻烦了。

  首先,学车的行业保护神是谁?高粱河车神赵二?

  其次,民国时就已经废除跪拜了,你都新中国了,谁还愿意行三叩首之礼?

  教练们顶多保留收红包的传统,稍微负责任点的,会教育学员们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勉励学员刻苦学车,不要偷奸耍滑,免得再考第二遍,到时还得发一遍红包......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