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才”姓的起源-大明驸马爷周世显小说_大明驸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说话呢。没听见啊!你是做生意的,不是学历史的,总拿着明史看啥?知道谁是朱元璋就行了呗。你还在找祖宗呢?”

  才俊伸个懒腰靠上椅子上,将腿往桌子上一放:“哎呀,找什么祖宗啊,不过这人啊,总得知道一些改知道的事吧?从小到大,我认识的朋友中连一个姓才的都没有,别人还问我,你的姓怎么这么怪?靠,我咋说?只好把祖上留下来的传说告诉他们,俺们家以前有个大官姓方,后来被满门抄斩跑出来哥俩,为了活命,把‘方’字立了起来变成‘才’,而且留下祖训,天下姓才的只要遇到了,有困难必须帮助,而且同姓之间不得通婚。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拿这话跟人家说,可是自己却迷糊。唉,不止我迷糊,我爹也迷糊,你想啊,咱们中国五千年历史,做人就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能让一个家族都改姓氏的,肯定要经历一场腥风血雨吧?”

  武斌座在那里点了点头:“是,这话听你嘀咕多少遍了,这一年,你除了干活就是看明史,为啥看明史啊,看别的不行?你找到线索了吗?祖宗是谁?”

  “爱谁谁,就是秦始皇跟我也没关系,咱可不想攀附名人高枝,但多少也得知道是怎么来的不是?至于看明史嘛,因为在历史记载中,宋朝是没有姓才的,元朝那是外族不用说,只有到了明朝才有一个西南总兵才宽出现,而且这个人没什么记载,最后就是战死。对了,不是有个才宽断朱英的典故嘛”

  “那你看了这么长时间研究出啥来了?”

  才俊点了根烟:“从祖上的传说来看,跟明朝一个人很相似。”

  “谁?”

  “明朝大儒,建文帝朱允?的老师方孝孺!”

  武斌一愣:“啥?就是那个历史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哈哈,不会吧,那会是你老祖宗?哈哈,别说,还有点像,人家也是学文的,你也是。行了,以后他就是你祖宗吧。而且他的墓就在咱们南京中华门外,你祭拜也方便。”

  “滚犊子,别扯淡,现在方孝孺的后人有方、六、何、旋、才五个姓氏,谁知道哪个是真的?唉,我现在也琢磨,相传朱棣在杀了方孝孺之后不解气,还要杀了全天下姓方的人,为了怕爱将方宽受连累,特意赐姓“才”,后来还做了兵部尚书,还有一说是朱允?火烧皇宫后化妆成和尚逃跑,他的三个儿子跑出来后将‘朱’字去掉一撇、一横、一捺改姓了‘才’。唉,可惜朱允?就当了四年的皇帝,到了最后连下落都不知道,而且这四年的历史在史册也没有详细的记载。想要找到缘由,真是费了牛劲了。”

  “行了,有一个祖宗就成呗,你以后就认朱元璋当你的祖宗吧。人家可是开国皇帝。牛逼的很!配你一个小老板便宜你了。”

  “皇帝算个屁,有个姓氏学家研究,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才氏为黄帝之孙高阳氏颛顼(zhuanxu)之后”。重黎是颛顼之子,为司掌天地之官,唐尧曾抚育重黎之后。周宣王姬静时期,有重黎之后程伯休父,官至司马,执掌国家军队,佐政辅国,权势重大,程伯休父克平许方,立下大功,周王室允许他以官职为姓,其后遂成司马氏。

  司马氏由于犯了错误(今已不可考是何错),被皇帝下令满门抄斩。为了保住家族的血脉,忠心的管家就偷偷的把主人的七个儿子用箩筐挑着逃至河北昌黎安家落户,为躲避朝廷的追杀改姓为才氏,所以才氏共分为七门。”

  武斌听完竖起大拇指:“牛逼,真牛逼,一个姓氏还有这么多起源,佩服,对了,反正下午也没事,今天拉活的司机说中山门外聚集了好些人,好像是祭拜方孝孺,你不去瞅瞅?”

  才俊嘿嘿一笑:“今天是方孝孺诞辰六百五十周年,去的人当然多了,大多都是他的后人,走,咱们也去。不管他是谁的祖宗,咱们也要为这‘硬汉大儒’鞠一躬。去开车!走!”

  惜花新书开张,请大家帮忙!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