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祖宗的血_纵兵夺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外试试敌军的深浅,让赵云策应,把他们从营寨里引出来。”

  麹义咧着嘴抱拳,笑道“将军不必多虑,区区数千之众麴某还未放在眼里,只要他们敢出营寨,麴某便叫他们有来无回。击破了这支军队,北上扫了自边境撤回的高句丽劲卒,南面那支援军自然不攻自破!”

  再没有谁比麹义对战局的情况更为乐观了,麹义一直是眼光非常精准的人,善于把握战局中稍纵即逝的机会。哪怕只有一丝一毫,麹义便要拼上一拼。

  而现在,高句丽三部援军虽众,但唯一的纰漏便是如今三部无法合兵,各自为战之下反倒三部哪一部都比不上他们的兵马更多。至于在战阵之上,高句丽人的指挥在麹义看来更像个笑话。

  “唉,我担心的,不是目下的战局。”燕北叹了口气,转头望向郭嘉,沉默半晌便听郭嘉没头没尾地说道“算算时日,公孙伯圭应当已经知道辽西郡的事情了。”

  没错,燕北担心的是公孙瓒。高句丽的战局并不如燕北想象中那么顺利,尽管屠没纥升骨城,但高句丽军的反抗仍旧强势,三路兵马超过他所有兵力一半还多……这场仗要比燕北想象中更晚才能结束。

  该死的伊尹漠!

  燕北在心里咒骂着,如果不是伊尹漠入侵辽东,燕北便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数年前他便不怕那时的公孙瓒,时过境迁之后他更不担心遭受多方掣肘的公孙瓒。只是现在看来,他好像也被掣肘。

  二人从前便皆在伯仲之间,如今兵力声势又都大致相仿,还都被卷入另外一场战争中。

  这搁置数年的争雄,恐怕真的要看老天更垂怜谁了。

  眼见燕北面色发苦,郭嘉开口问道“将军,为何不见好就收撤回辽东直面公孙瓒呢,以蓟县为基便可掌二州之地,岂不快哉?”

  “奉孝觉得燕某此举不智?”燕北嘴角带着轻笑,走出室外几步抬头望着阴沉的天空,缓缓摇头道“我又何尝不知此时最好的机会应是撤回辽东,率军西进蓟县呢,只是纥升骨城之战,令燕某感触良多,不寒而栗。我汉为大国,句丽小国,然数百年来自小邦如今已有近十万兵马,天下诸侯纷争互相倾轧,国力衰微已成必然。燕某大可像是聪明人,甚至舍弃辽东都没有关系,带领兵马去蓟县,平定公孙瓒后便能掌控大半个幽州与冀州,威加海内。”

  郭嘉看着燕北,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些什么。出征之前要震慑高句丽,现在震慑了,得到不少钱财与奴隶,年内高句丽也不敢与辽东郡交兵。所有目的都达到了,难道还非要在这片土地上辅立拔奇为王方能罢休吗?

  “天下需要聪明人,人人都很聪明,袁绍在渤海公孙瓒在清河、河内的王匡兖州的曹操,青州刘备,嗯……还有杀了董卓的王允和吕布,大家都很聪明。燕某若直接领兵向西,就也是聪明人了,可燕某不能聪明。”燕北缓缓摇头,语气有些沉重“东北就这么多土地,不是汉家,就是高句丽。现在已成不能制之态,将来只会变本加厉,燕某若做了聪明人,子孙后代便有人要当傻子。”

  “天下需要聪明人,但卫国效死的勇者,更不能少。”燕北指着城头那些劳作的高句丽人,沉沉说道“所以就要打,打到高句丽王是燕某立下的为止,燕某从来不想做英雄,但没有英雄的族人,是要给别人做奴隶的。现在的汉人不能做,以后的汉人,更不做,这片土地一直是我汉人的,祖宗的血,不能白流!”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