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28章 心思_终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压不住场面。但这位年轻的郡王不摆架子,对待士卒颇为亲和。

  说着当年的风土人情,很快便有来自当地的士卒应李瑕的询问,开腔唱了信天游。

  那是史炤麾下的一个年轻士卒,完全是陕北人的特点,黝黑、爽朗、大大咧咧。

  他一手拉着疆绳,一仰头便高声唱起来。

  “天呀!地哟!”

  高亢的歌声像是直刺云霄,像是宣泄着所有的情绪。

  “家呀!人哟!”

  “天上火烧云,地上麦苗青……”

  “东边下雨西边晴,受苦人多会才能过上个好光景?!”

  “……”

  延河北岸,杨大渊驻马而立,听到了那远远传来的歌声。

  他祖籍陇西秦州,但很早就到了川蜀,早已适应了蜀地的山青水秀、冬暖湿润,陕北对他而言太干燥了。

  唯独这边的民歌与蜀地相像,让人每听一次便想念家乡。

  其实当年投降的时候,他本以为蒙古要一举灭宋。毕竟蒙哥汗亲征,来势汹汹,大宋危在旦夕。

  遂想着,已经无可奈何了,守国守不住了,为了满城百姓与家小,只能投了。

  王坚之所以坚守,那是抱定了殉国的决心,也没想到能胜。

  当时,谁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天意弄人。

  杨大渊满心就是这些牢骚与不情不愿。

  他眯眼看去,终于见到李瑕的队伍向这边过来。

  双方各自在河的一边站定,各自的士卒都还在戒备。

  杨大渊眯眼看了一会,待确定了真是李瑕来了,他翻身下马,向前走去。

  这举动吓了他身后的杨文仲一跳。

  “叔父!你……”

  “都不必管我!等着!放心,李瑕不会杀我。”

  杨大渊手一抬,竟是头也不回,独自踏上了延河上的小木筏,自撑着篙向对岸划去。

  郝天益原还抱着侥幸,认为李瑕只是在诓他,实则并未击退蒙军。

  但此时一看杨大渊竟这般迫不及待赶过来,不由大吃一惊,暗道一旦杨大渊叛蒙,对北地人心只怕震动不小。

  郝天益很想开口骂上几句,如“杨大渊,你个胆小鬼,我邀你合击张珏,你却见死不救。”

  但他明白,骂出来反而是丢的自己的脸,涨了李瑕的威风。

  此情此景便让人无比难受。

  李瑕要的就是让这些为蒙古效命的人难受,淡淡瞥了郝天益一眼,任由他旁观,举步向杨大渊迎去。

  从杨大渊曾斩杀蒙古劝降使节一事来看,李瑕便知道其人投降蒙古并不甘愿。

  塞门寨。

  “报将军!现已探到,张珏领千余兵力,距延河渡口十余里……”

  杨文安眯了眯眼,估量着袭杀李瑕可以一试,遂抬手道:“出发。”

  他已披了一身甲胄,跨坐于战马之上,身后是数百人的精骑。

  寨门打开,先头的骑兵已如流水般涌出去。

  “吁!”

  后方又有信马赶到,凑到杨文安身边道了一句。

  “将军,燕京的天使许公快到了。”

  “我知道,让文粲先去迎接,便说战事危急,恭请许公稍侯。”

  “这……副帅已告诉许公李瑕之事,许公请将军不必出击,他自有计较。”

  与此同时,北面的秦直道上,许衡正端坐在马车中。

  他已听说了李瑕突然到了延安之事,但评点起来犹语态从容。

  “当年,杨大渊先斩杀王仲,仿佛为宋国殉难之心甚坚,但到头来,不还是选择了归附?你看他想要什么,莫看他平时如何说,得看他最后如何选……”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