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贺兰亭的乡愁_鸿胪寺女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要失望才好。”快要走进糕点铺子的时候,薛龄谨慎地补充了一句。

  贺兰亭跟着人潮往前挪了挪,回头对薛龄和魏清颐说:“哪里会!我现在能吃到牛乳糕就很满足了。”

  牛乳糕是方形的白色糕点,出锅后用长条型的刀切开,霎时便有浓浓的牛乳香气,混着丰罗糕点特有的甜香飘入鼻端,令人心情大好。

  轮到贺兰亭买的时候,店家新的一锅牛乳糕刚刚出炉,热腾腾地糕点被丰罗人特制的长刀一下切开,保留了软糕完整的形状。

  “我要六块!”贺兰亭兴奋地说。

  “好嘞!”店家头也不抬,手下麻利地用油纸装好六块糕递给对方。

  贺兰亭将钱递给店家半大的儿子,摸了摸小孩的头,用丰罗语说了一句什么,小男孩点了点头,给他找了几枚铜钱。

  “您是丰罗译馆的贺兰大人?”店家有些不可置信地问。

  贺兰亭无所谓地点了点头,眼神全在手里的牛乳糕上。

  店家继续给后面的客人装着糕点,一面飞快地说:“我家夫人就是丰罗人!改日贺兰大人再来,我让夫人与您叙话!”

  贺兰亭抬头愣了愣,一块牛乳糕已经被他放进了嘴里。

  “她也想家乡!”店家补充了一句,见出锅的糕点不多了,又小跑着回身到里间忙乎去了。

  牛乳糕入口很快就化开,软糯地口感加上牛乳的浓香散入鼻腔和咽喉。

  贺兰亭点了点头,回身笑着给薛龄和魏清颐分糕点,眼角的一点点湿润已经被风吹干。

  “这家牛乳糕是我家乡的味道。”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是在想贺兰王府母亲,还是在想丰罗街头的糕点铺子。

  “很多丰罗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在长安生活。”三人在路上走着,薛龄看着街景安静地说道。

  贺兰亭侧首看她。

  “像这样的糕点铺子,不仅受长安百姓欢迎,也是生活在此的丰罗人的一份寄托。”说完,她将一块糕放在了嘴里。

  半晌,待三人将糕点用罢,薛龄已经颇有兴致地同魏清颐和贺兰亭介绍道:“前面那间丰罗酒馆,据说是丰罗新来的厨子,还带来了丰罗才有的酒,进去坐坐?”

  “好啊。”两人异口同声。

  刚进去,外面扑簌簌地下起了雪来。

  这雪不大,雪花落到地上化成了水,并不算什么稀奇,却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很快,酒馆内的丰罗人唱起了家乡的小调,似乎是看到雪十分开心。

  贺兰亭一向健谈,此时听到熟悉的曲调,干脆过去跟几个丰罗人聊了起来。

  原来这几个年轻的丰罗男子今秋才到的长安,他们合伙开了这间酒馆,想在这里发展一番事业。

  贺兰亭又问了一些丰罗最近的情况,几人越说越投契,不一会儿便说要亲自下厨,给贺兰亭做一桌丰罗菜。

  薛龄见没有什么不妥,示意贺兰亭玩得尽兴就好。

  随后,她有些好笑地回首,正打算和魏清颐说话,便见她倚着窗棂,抬首看飘雪的眼神有几分寂寥。“清颐姐?”薛龄偏首轻轻唤她。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