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麻纸换沃田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这个李纯的眼睛立刻冒光,忙让吐突承璀详细道来。

  吐突承璀就说,关中自古便是闭塞丰饶之地,多少帝王据此成就大业,养活个长安城,外带十万大军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症结不在乎关中本身,而在乎关中的田制。

  “王相公言,高祖太宗时行的是府兵制,兵卒户户都有均田,自备军粮兵杖,轮流上番从征伐,国家并不用支给多少,便能拓土四方,降服四夷。现在关中之所以入不敷出,无他,一因长安食俸官员太多,二因神威、神策都由度支供养,三因权贵豪门寺庙占田太广,如此焉能不困?”接下来,吐突承璀便向李纯献“复均田策”:

  我唐实行的是均田制,至今虽名存实亡,可祖宗法制还在,陛下可以以此为由,重新推行之。

  在新均田制的背景下,让大明宫出格式,规定从国家一品至庶民百姓,占田各有所差,不得逾越,在清丈过程里,超出均田限额的田地,将要被收回,收回的部分,或设皇庄,由陛下的羌奴、佃户耕作,收成分益;或分配给无田无业的下户,奖励耕殖;还有些,就分配给神威军士卒家眷,作为军田。

  吐突承璀还未说完,翰林学士李绛便极其吃惊,急对新皇谏言:“陛下方才刚将京西那么多营田,低价卖于权门、富户,契约墨迹未干,现在又要均田回收,人心至此乱矣,王绍此策,断不可用!”

  李纯稍有犹豫,吐突承璀便叹息说,学士的困惑,我岂能不知,然则现在积重难返,须用猛药,就算是行难犯险,也不得不试,“不过学士也不用过分担心,国家收回超额田地,绝不是无偿横夺,而是赎买。”

  “现在国库、南库萧然,如何赎买?”李绛反驳。

  “学士说的是......可火在眉毛,便是负债,也得把均田给推行下去,以某看来,这是起死回生唯一之道啦。赎买超额的田地,用三样东西来支给,一是印制楮币,二是印制告身,三是印制度牒。”

  “楮币、告身、度牒说到底不过都是麻纸,且透支的是国家信誉,最后必是两端丧信,人被强迫交田,朝堂纲纪乱堕,这样社稷可真的要摇摇欲坠。”李绛情绪非常激动,随后就扼腕而进,骂吐突承璀说,“王绍不过一财臣,而今得进宰堂;你不过一阉寺,却也能在金銮殿对国策指手画脚......”

  “学士!如果大臣真的有用,予又何须至此?”李纯不满,打断了李绛的慷慨陈词,“学士你又有何办法,不妨一言。”

  “臣尚未有条理。”李绛悲愤地回答。

  “那就准备拟诏去!”李纯则满是失望。

  次日,李纯便遍发御札,第一道就是发给汾阳王府的,第二道就是发给姑奶升平公主(郭暧已然去世),郭氏和公主都是在长安占田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