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7章出兵的安排和巩珍回国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牧,以后安排人去屯田也方便。”

  朱见济对着绘制出来的大明关西行省和亦力把里大致地形的地图指指点点,跟边上的大臣们说道。

  性格跳脱如徐永宁都在认真听讲。

  “等到春耕完成,大军就要出动,等会再让人去罐头厂看看,不要落下东西!”

  罐头厂,这是朱见济在为巩珍的船队准备了一批玻璃罐头后,觉得这玩意研究一下可以大批量产,有利于行军打仗,便下旨开办的皇家新业务。

  眼下,以“皇家”为前缀的厂子是越来越多了。

  而罐头厂那边也办的顺利,以大明此时的钢铁制作工艺,完全可以做出密封小铁罐。

  原材料也好收集。

  地方上的农庄基本都会弄个养鸡鸭的场子出来,大一点的农会还会去养猪,这就为罐头军粮的制作提供了稳定的肉类来源。

  朝廷以市场价收购农会里的产品,百姓们也能上赚一笔钱。

  罐头可以存放长久的时间,体积也轻便,搞定一次,倒是能够大大缓解行军的后勤问题。

  这次打的是灭国之战。

  而且比起之前打瓦剌鞑靼和辽东,战列线拉的更长。

  毕竟一切政令都是从北京出发去的,而东北和大漠南北,显然比西域更接近帝国的中心地区。

  所以准备多一些,问题就能少一些。

  “朕也只能做到一点了……御驾亲征,宫里宫外的都不让去,太可惜了!”

  说完这些安排,朱见济又怨念起了自己无法跟着过去,见识亦力把里的覆灭。

  他并不害怕御驾亲征。

  谁让老朱家比起得了软骨病的赵家人更硬气些?

  从太祖起,大明的每一任君主基本都参与过战事。

  仁宗一个大胖子,那也是指挥过靖难时期北平保卫战的,宣宗跟太宗一块征讨了漠北。

  至于土木帝……不提。

  像朱见济的亲爹景泰帝,那也是个敢在北京保卫战时,出城跟瓦剌军队对刚野战的血性男儿,勤勤恳恳的拼命给弄出这局面的大哥擦屁股。

  所以对朱见济自己来说,他不上战场走一走,实在是缺了点什么。

  可杭太后她们一听皇帝想御驾亲征,哪怕只是过去当个吉祥物鼓舞士气,也哭红了眼睛,不让朱见济干这事。

  “你膝下连个皇子都没有,到时候若是有丁点差错,我如何下去见你父皇!”

  “……”

  “你若是过去,也只会纸上谈兵,有何益处?学你伯父吗?”

  为了阻止儿子过去,一向溺爱朱见济,并且对儿子水平总是抱有信心的杭太后都翻了脸,狠心点起了儿子的不足。

  朱见济被老母亲揭穿了键客的真面目,不好意思的遁去,只能放弃了亲征的想法。

  至于担心打完仗后出现将军“功高盖主”的情况?

  朱见济表示不至于此。

  灭国之战派出去的将领可不在少数,其中还有徐永宁这种皇帝铁杆,一旦论功行赏,绝对不会让一家独大。

  而且从北宋建立起绝对的文官体系后,也没有再出现过以臣凌君之事。

  再说了,以朱见济这个乾圣帝做的各种政绩,还把持着军队后勤这个命脉,哪个将军敢落他的面子!

  大不了当个汉武帝嘛,

  汉武帝在宫里待了一辈子,不也是管住了汉朝这个大家业?

  ————————

  “陛下!”

  正在宫里和沂王朱见濡进行就藩前的最后一次谈话时,马冲突然进来,面上是掩不住的喜色。

  朱见济不解的看向他。

  马冲焦急的禀报道,“恭喜陛下!”

  “巩珍他们回来了!”

  历时快三年,这人总算是回来了!

  朱见济有时候都在怀疑,巩珍是不是背着他环游世界去了,不然怎么会费时如此之久?

  甚至他已经做了打算,今年夏季再派一队人出海,往东边的太平洋上走,顺着暖流一路漂到北美洲那边去开拓新世界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把这人抓到面前来,问他到底搞了什么鬼!

  “让巩珍过来见朕!”

  朱见济拍案而起,脸上笑得见牙不见眼,还不忘跟朱见濡分享喜悦,“巩珍是我朝的大航海家,沂王要去吕宋,还能跟他讨要些经验!”

  “你我兄弟现在都见见他,让他为咱们说一下海外之景!”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