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零章 北欧剧变_苟在史前两亿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呈现在徐东眼前,还好,没想象中那么恐怖,地上并没有铺满菌毯,虫卵也没有生的到处都是。

  相反,欧洲大陆很正常,青色的大地,流淌的大河,就是大地十分空旷,让徐东感觉很违和。

  向前飞了几十公里他终于反应过来违和感出自哪里,那便是植物。

  青色的大地上怎么一棵植物都没有?

  即使是之前荒凉的西伯利亚,好歹还有几颗蕨类点缀一下,而这里却连一棵树、一丛蕨都看不见,这里的虫子都进化到可以吃活的植物了吗?

  一直飞行了数百公里,都从亚洲跨海飞到北美去了,还是什么都没看见,北美的环境比之欧洲还要恶劣,欧洲好歹还是平原,北美则到处都是沙子,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沙堆。

  这到底是环境恶化还是虫群之灾啊,说好的虫子呢?难道都是徐东的脑补?

  不可能啊,这预感不会错,他一定是忽略了什么。

  徐东忽然想到了些什么,赶忙返身朝着欧洲飞去。

  北美在徐东三叠纪的时候就是沙漠,虽然后来被卡尼期洪积事件淋成了雨林,但到了三叠纪后期还是重新变回了沙漠。

  但绝对不可能这么大范围。

  众所周知沙漠形成的原因是水土流失,那么土地水土流失后会变成黄土,而欧洲那土地,是青的!

  或许说到这里并没有觉得怎么样,但如果说这欧洲的土地压根不是土地呢?

  徐东是有鹰眼没错,但鹰眼看到的其实更偏向于动态的物体,不动的反而会进行忽略,就跟照相机聚焦和模糊一样。

  徐东很快又回到了欧洲,这次他不再飞那么高了,而是降到了十来米的低空,这让它能更清楚的看到地面的情况。

  果然这地面已经不再是土地,而是一只只一动不动的小青虫。

  它们十分微小,大的也才三公分,小的甚至只有毫米,它们就像图像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像素点。

  当这像素点数量够多,那就能轻易组合成欺骗视觉的图像。

  这未免也太惊人了吧,徐东虽没有飞过整个欧洲,但这一路飞来的面积也足够大了。

  后世的欧洲有一千万平方公里,此时的欧洲大部分还在海面之下,这片北部的大陆也就比北欧大一些,最多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一百五十万公里全铺满虫子是什么概念?即使每只虫子只占到一平方厘米,那也是万亿只虫子,这,简直骇人听闻。

  先别惊讶,虫子的数量一直是离谱给他妈开门——离谱到家了。

  2006年时,有人通过普查统计后认为全世界蚂蚁数量大约在五千亿只,而生物学家普遍认为低估了,蚂蚁起码有一亿亿只以上。

  然而这只是蚂蚁而已。

  根据谷歌数据,陆地每平方公里起码有100只蚊子,这样估算一下,蚊子总数起码也有一亿亿只以上。

  除了蚂蚁、蚊子以外,蜜蜂、蝗虫、甲虫、蚜虫等等也都是数量多到头皮发麻的虫子。

  后世昆虫种类更是多达一千万种,占地球所有生物物种的一半,总数估计不下一千万兆只,也就是1后面19个零。

  这样换算下来,徐东突然发现,这万亿只虫子似乎,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