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章:听好,我要装逼了_大明永乐家的八岁熊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根据朱棣的命令,分出一支大军由朱能统率直逼蓟州。

  朱能这一路出发,一下子让北平郊外的军营里变得有些空,他们还带走了相当的物资,搅乱了朱高炽、吕阳等人点算的节奏。

  分兵之后的朱棣,手里的兵士数量不足一万,想要夺取居庸关,再加上消灭驻扎在开平的宋忠部,一万的兵马明显太少了。

  驻军于开平的宋忠麾下有三万人马,其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有在朱棣麾下效力的经历。

  只是吧?旧部归于旧部,是将校还是大头兵,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区别。

  朱棣能轻易夺取北平郊外的大军,原因是将校愿意跟着朱棣一块干,选择权并不在士兵自己。

  其实到了哪个年代都一样,不是人人都有选择权。

  尤其是以军队而言,能干临阵反戈或拨乱反正的人至少要是军官的身份,仅是大头兵哪怕纠集了一些人也只是叫叛逃,全部的士兵不想作战能叫哗变。

  “爹命我进城,招来效力宋忠麾下军士家人,往开平劝降。”朱高煦得了这么一个活,看上去极度不情愿。

  什么意思?就是宋忠的军队有很多北平人,朱棣想用士兵的家人干点什么,往好听了说叫劝降,说难听点就是逼降。

  如果那些士兵不降,可别怪朱棣阵营的军队驱赶那批百姓当先锋了!

  朱高炽一听立刻露出了不仁的表情,眨巴了一下嘴巴,问道:“二弟要大哥如何助你?”

  朱高煦说道:“天寒地冻,城内大乱方止,他们必定未吃一口热食。我想请大哥设下施粥大棚,给他们吃口热的,免得半路冻毙。”

  去办完事回来的吕阳恰好听到最后那一句,纳闷谁会在路上冻毙。

  朱高煦看到吕阳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二公子这是……”吕阳问道。

  朱高煦又将自己要办的事情重复了一遍,多了一些话语,说道:“若是宋忠强力弹压,八千对三万赢了也要死伤惨重,还怎么夺取居庸关。”

  听明白了的吕阳对朱棣的选择没什么特殊看法。

  战争本来就会逼得善良人变得残忍,再让本来就残酷的人变得更加残酷,只要能取得胜利用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

  朱高煦算是厚道人了,还知道驱使士兵家属前让他们吃口热的。

  “营盘物资与府库,合计库存尚可武装五万余,是否请示王爷城内招兵?”吕阳刚才去点算武器库存了。

  在朱元璋建立的各种制度中,各处卫所没有武库的储备,一般会在周边的某座大城设立武库。每一个卫所以五年为期,期限到了就会更换一批新的兵器和甲胄,历来就是从城池运去卫所。

  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边墙某处卫所被消灭,拥有武库的城池文武官员要根据机制打开武库武装青壮,好使他们在敌人来犯时成为抵抗力量。

  以北平的人口在南方或许算不上是一座大城,问题它是在北方。

  那么北平现在有多少人口呢?以洪武八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包含将士、家属以及周边两座附属县城的人口,数量约在十万左右。

  另外,北平其实算是一座军镇,也就是居住在城内的不是士兵就是他们的家属,拢共约六万余人;非军籍……比如在城内做买卖的家庭,合起来其实还没有一千人。

  朱高炽被问要不要去请示招兵,苦笑说道:“二弟要带家属前往劝降,我们要去招兵。这算什么事嘛。”

  在吕阳的认知中,北平是朱棣的旧有势力范围,招点兵完全没毛病。

  他对于朱高煦带着家属去逼降,更觉得一定会成功,说不准宋忠还会被部下抓起来。

  现在他们在干造反的事业,干什么都要足够果决,才能够凡事早敌一步,及早招兵又赶紧进行给予编制和进行必要的训练,又怎么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