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牛郎离婚的理由(四)_潘金莲成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衣女子在昏迷的刹那,分明看到一张明媚而熟悉的脸。

  灯影昏黄,玄空和尚手捧姜汤走近,哀愁在他的眉宇间凝聚如峰,他说:“施主……”

  “不,我不是施主,兄台,你忘了?我是……”绿衣女子挣扎。

  玄空和尚捧姜汤的手刹那间颤抖不已,眉宇悸动,却在瞬间淡薄。

  “施主……你认错人了。”玄空和尚转身离去。

  山寺,子夜,青灯如豆。玄空和尚在佛前跪立,眼睛里涌动着泪花,前世的哀愁,化作木鱼声声……

  五更天,玄空和尚在绿衣女子入住的禅房外,独自踯躅,那料峭的身影,细数佛珠,可是细数心底的哀愁?

  几欲叩柴门,却无奈放手。前世今生,红尘内外,不过咫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已成天涯。

  ☆☆

  ☆☆☆☆☆☆☆☆☆☆☆☆☆☆

  绿衣女子病愈下山。桃花灼灼,回望山门,青灯明灭,晨钟暮鼓,木鱼声声,临别依依。绿衣女子怅然而涕下。

  初夏,万紫千红。山寺外,桃花已尽,梨花如雪,山泉叮咚处,彩蝶翩翩。

  绿衣女子走过凄凄荒草地,有荒冢,有蝶飞,跨过古老的石拱桥,流水潺潺,青石小径一路蜿蜒,梨花开成了雪。

  伫立山门外,绿衣女子轻叩,再叩,山门开启处,一张年轻而陌生的脸孔,合掌相问:“施主,上香吗?”

  绿衣女子问:“兄台……哦,玄空他在吗?”

  “他回江南了。”

  绿衣女子怅然若失。初夏的西湖该是杨柳堆烟,细雨长亭,可否犹记那十八相送的经年?

  他回了江南,江南千里远,尘世的距离,彼岸的相望,何日,再相见?

  绿衣女子的泪,落在满是尘埃的山路上,心里的惶恐风卷云涌。

  荒冢处,蝶已飞尽,落日残阳,云霞如血。

  海棠花开的时节,绿衣女子将绣满蝴蝶的罗裙葬在海棠树下,八拜九叩,与哀痛的心告别。

  ☆☆

  ☆☆☆☆☆☆☆☆☆☆☆☆☆☆

  夏末,蔷薇败落。绿衣女子在唢呐声里嫁入丞相府,为妾。

  秋初,碧云天,黄叶地,再过秦岭山,红尘滚滚,望不穿,缘已断。

  此去,经年,再经年,大雪掩埋了秦岭,庙宇里再没有玄空,兄台已去,此生。

  这繁华空芜的长安城,威严的丞相府里,绿衣女子心若死灰。

  那年,开皇榜,丞相府宴请百官,海棠树下,惊现那一张隔世的脸。

  推杯换盏,笙歌绕梁。那时正是四座微醺,绿衣女子翩然入场,乐起,舞动,一曲“化蝶”舞出前世今生的爱与忧伤。

  全场哗然,掌声四起,华灯里,绿衣女子又看到那一双熟悉的眼睛里蛰伏着泪水。

  月华如练,花墙下,玄空和尚,不,是状元郎,握着绿衣女子的手,满目荒凉。

  玄空和尚说,那年桃花灼灼,飞雪如蝶,那一场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