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水管工马里奥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是最早发明并且使用火枪的国家,早在南宋时期,便整出了突火枪,着实让蒙古军吃了不少苦头。在元代和明代,比突火枪更先进的火门枪在战场上大行其道,拉开了火器时代的序幕,宣告着热兵器时代的来临。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一直到明朝灭亡,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火门枪仍然大行其道,比这更先进的火绳枪只有南方的军队用……但很抱歉,明军的主力是北军。明军接触火绳枪的时间相当早,可以追溯到正德时期,当时的明军便在与葡萄牙海道的交战中缴获了不少火绳枪,在嘉靖时期便开始大量仿制了,一年可产上万支,产量不可谓不惊人。戚继光说过,论射程论精度,火绳枪十倍于三眼铳,五倍于弓箭,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可北军就是不用。北军给出的理由是火绳枪装填、使用的过程实在太过繁琐,他们急性子的北方大汉玩不来这么细致的活,还是三眼铳对他们的胃口。更正经一点的理由就是北方风大,会将火门的火药吹走,让火绳枪发射失败……总之就是不适合他们的作战环境!

  然后还真有人信了。在后世有人在网上问起明军为何抱着早就落后了的三眼铳不放时,便有人一本正经地搬出战场环境作答。殊不知,这完全是扯淡,风大?青藏高原的风大不大?蒙古高原的风大不大?新疆甚至中亚的风大不大?清军就是被北军认为风大,没法用的鸟铳,把这些地区打了个遍,将大大小小的国家和势力给打得服服贴贴!如果北军的理由真的成立,那唯一的可能就是清军个个都会避风咒,他们打仗的时候这些素来以多风著称的地区马上就不刮风了。

  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兵杖局的火铳做得实在太烂了,惨不忍睹。戚继光就怒喷过那帮老爷做出来的火绳枪十支有七八支是打不响的,剩下的那两三支打得响的里只有一两支是打得准的,这样的质量,换作你是北方边军,你会用吗?而南军的火绳枪质量却相当过硬,原因也并不复杂:

  他们的火绳枪并不是兵杖局统一配发的。南方有钱,南军在打倭寇的时候也得到了来自民间的支援,有条件采购和装备质量更好的火绳枪,将倭寇射得嗷嗷叫。

  所以,如果有钱又想搞点质量过硬的火绳枪装备自己部队的话,最好的办法还是到南方去采购。

  赵士祯还告诉龙岩峰,最好到广州、佛山去采购,那里盛产好铁,制造火铳的技术也十分先进,只要舍得花钱,不难买到质量上好的火铳。

  被他指点了一通,龙岩峰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心情颇为复杂的带着那支火绳枪回了龙府。

  管家见他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忍不住问:“少爷,你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了?”

  龙岩峰叹气:“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