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刺刀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说面对骑兵冲锋的时候长矛手应该将长矛尾部的尾钉插入地面,将矛头对准敌军的战马等着它撞上来,而不是对准马背上的骑兵;

  比如说长矛方阵中一定要组织一批体魄健壮的士兵,手持大棒,看到撞入方阵中的骑兵便用大棒照着马腿抡过去;

  比如说火铳最好使用小粒火药,而且最好用防水油纸按着每一次发射所需的量包着,防止受潮,而且装填的时候也更加方便;

  比如说火铳手在射击的时候应该分成几队,轮番射击,千万别一窝蜂的开火……

  这些都是很细致也很基本的东西,是需要在一场场血战中一点点地摸索出来的,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正是由这些细致的东西一点点地堆积起来的。这帮新兵挺幸运,在上战场之前碰到了这么一群身经百战的老兵,不必流血就获得了大量保贵的经验。

  骆尚志基本照搬了浙军的训练模式,而龙岩峰也全盘接受,不打任何折扣。不过他也作了一定改进,比如说对火枪手三排轮射作了一定改进,浙军的三排轮射是枪动人不动,前排打完了将枪往后排一递,接过后面递过来的装好弹的火铳就开火,打完了再往后面一递,再接过装好弹的枪,再射。他则改成了人动枪也动,第一排射完,退到最后装弹,第二排上前一步射击,射完后退到后面,第三排上前一步射击……如果敌军冲得足够近了,便三排同时开火。他要求火枪手苦练装填本领,务必要做到每人每分钟能打发射两发子弹。

  这并不容易,火绳枪的装填、发射过程真的是太烦琐了,再加上在战场上大家都紧张得不行,效率就更低了,一分钟能开上一枪就算不错啦,“临敌不过三矢”就是这么来的。龙岩峰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要求大家苦练装填基本功,务必提高手速。

  同时他还增加了刺刀格斗训练。

  是的,这家伙配发给士兵们的火绳枪都装有刺刀。

  刺刀这玩意儿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早就被发明出来了。明军有种火器名为“快枪”,也就是一根长长的、笔直的木棍前端套着一根粗而短的枪管,装好子弹后将它对准敌人然后点火,子弹就会射出去……说白了就是三眼铳的前身。明军觉得让这些士兵只放一枪就退回军阵中摸鱼未免太浪费了,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他们整出了一种类似短剑那样的东东,放完枪后往枪口一插,“快枪”就变成了长矛,可以愉快的用它捅人了。到十六世纪末,明军更是开始尝试着给鸟铳加装一把一尺三寸长的短剑,让火枪手哪怕脱离了长矛兵的保护也有一定的自保能力。这种短剑剑柄很细,插入枪口一拧就能拧紧,然后就能用它进行厮杀了。而在欧亚大陆的尽头,法国人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段里进行着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