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3章 冬去春回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年之后,龙岩峰又开始折腾了。

  不折腾不行,年也过了,堆肥也完工了,而现在天寒地冻的啥都干不了,貌似除了躲在被窝里发抖之外就没什么事情可以做了。龙岩峰认为有躲在被窝里发抖的时间,还不如多操练操练呢!那个猪头可是给了他组建民兵的权力的,有权力不用,那他岂不是大笨蛋?民兵必须给我操练起来!

  就这一声令下,各皇庄的庄头便开始挑选民兵了。理论上,既然是民兵,只要是四肢健智商正常的男子都得参加,不过貌似冀东不需要这么多民兵,所以各庄头的挑选民兵的时候都是精挑细选的。

  可能是浙军的前身就是义乌矿工的缘故,那些浙军老兵出身的庄头在挑选民兵的时候特别喜欢挑有采矿经历的,除了偏爱之外,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矿工身体强壮,能吃苦,也团结,这些都是一名优秀士兵必须具备的素质。

  挑完矿工,就挑那些棚民。棚民,顾名思义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入山里,在官府管不到的山喀啦里搭木棚而居,与野兽为伍的可怜人,在大明的官方信息里,他们都是不存在的,甚至是应该被消灭的,因为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意味着不安。不过这些棚民长年生活在深山之中,忍受着饥饿寒冷,在山林之中追熊猎虎,捕蛇掘鼠,都磨练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性格,只要把营养补足,再严加训练,就是一批好兵了。

  然后挑渔民。渔民长年在海上讨生活,体魄不健壮那是绝对抵挡不住海上的风流的,而且由于捕肉,他们吃到肉的机会相对要比内地的人多很多,力气也大,更兼勇敢又机灵,练得好了同样是好兵。

  最后才是那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一拨占比例是最大的,但他们的性子太过温驯,缺乏那种与天争路的勇气,要将他们练成合格的士兵,得费好一番力气,有点划不来。不过既然是民兵,也就无所谓了,民兵嘛,能保境安民即可,要求不用太高,难度你们还能指望民兵远征万里扬威绝域?不可能的事情嘛!

  庄户们也知道这民兵是负责保护自家田园的,所以积极参与,一通忙活,各大皇庄招到的民兵居然多达一万五千余人……乖乖,真是乖乖。

  人有了,立即在各自庄头的带领下投入训练,至于武器啥的,先等一等,龙岩峰这就给他们弄。

  在冀东这地方,只要有钱有权,就不愁弄不到武器。别忘了,这片土地可是有着几十亿吨铁矿石的储量呢!虽说大多数都是低品位的贫铁矿,但不代表这里产不出好钢铁。此时唐山地区的冶铁产业已经相当发达了,多的不敢说,打制长刀长矛鸟铳啥的绝对不在话下,质量甚至比兵杖局那帮家伙造的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