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惊喜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这个时代的子弹还是比较好造的,无非就是事先做好模具,然后把铅融化倒入模具之中,等它冷却之后就打开模具将铅弹取出来,用小刀削掉毛边之类的不规则的部分,一发铅弹就算是做好了。铅的熔点很低,只有327度,这就意味着他加工起来其实很容易,只要手头上有材料有模具,士兵在休息的时候自己就可以制造铅弹。

  至于公差什么的……

  亲,在滑膛枪时代就别要求那么高了,能做到零点几毫米的公差就算合格了。

  那帮工匠可能没少跟龙家打交道,知道龙家那个混世魔王不好伺候,所以早就做好了模具,这头管家一声令下,那头立马乒乒乓乓的开搞。龙岩峰这边也没闲着,亲自动手用称称火药。当然,他搞到的都是制作最为精良的颗粒黑火药,像那些掺了大量杂质的粉末黑火药他是看不上眼的。

  ————颗粒黑火药在明朝嘉靖年间便已经被研制出来了,戚继光在的兵书里详尽地记录了颗粒黑火药的制造、验收和使用方法。跟粉末黑火药相比,颗粒黑火药优点多多,同样的份量发射同样重的铅弹,用颗粒黑火药远比粉末黑火药更具威力,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用的东西,居然没有被推广开来,只有戚继光率领的浙军使用。当浙军在浑河之战中全军覆没之后,颗粒黑火药也就再也无人问津了。就连吃过他的苦头的清军也没有怎么重视,以至于一直到鸦片战争,清军的火枪兵和炮兵仍然在使用早已落后的粉末状黑火药。

  又是劣币驱逐良币。

  龙岩峰本质上还是挺挑剔的,要么不用,要用就用最好的。这个时代的黑火药杂质本来就多,撑死只有现代黑火药一半的威力,再用粉末状黑火药,那还玩个屁呀!

  他非常认真地用称将颗粒黑火药一点点的称出来,每份重量控制在七到八克左右,相当于弹丸重量的一半。这个装药系数其实偏低了,欧洲火绳枪装填的火药一般都是弹丸重量的三分之二,甚至比弹丸还重。不过欧洲的火枪兵是为了对付全身上下都包裹在厚重的板甲里的铁罐头,不得不这样干,如果面对轻甲甚至无甲的目标,装填系统还是二分之一。

  毕竟火药也是要钱的,而且还不便宜。

  他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那位狐假虎威,仗着有万历撑腰顺走了他一支火绳枪的官员赵士祯也在忙活。

  忙着在校场上做实验。

  这位仁兄是浙江人,举人出身,是个八品小官,在鸿胪寺当主簿。如果说县官是九品芝麻官,那么他这个主簿连芝麻都不如,县官官衔小归小,但好歹是有实权,而像鸿胪寺这种清水衙门有个屁的实权。而这哥们对官场那些门门道道其实并不大感兴趣,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火器,在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