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8章 骨折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岩峰有点惊讶:“你在东北拥有这么多田产?”

  李如松说:“这算多啦?一个千户拥有的田产都不止这个数。”

  龙岩峰:“……”

  好吧,此时的东北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最高的辽东也不过三百来万人,而可耕种的土地却多得吓人,根本就种不过来。在关内拥有七八十亩田算是个小地主了,但是在东北拥有七八十亩田,那顶多就是个自耕农,而且还是混得挺差的一个自耕农。李成梁是辽东的扛把子,李家跟着他个个都发了大财,拥有大量资产,李如松自然也不例外。在李家几个儿子里,他拥有的田产算少的了,他几个弟弟哪个没有十几万亩,甚至几十万亩良田的?

  千方百计将每一块士绅们看不上眼的湿地、盐碱地都利用起来,好让每一个庄户都有田可耕的龙岩峰实在想象不出,随便一个千户都有数万亩甚至十几万亩肥到能捏出油来的良田是什么概念,他只能在一边画圈圈诅咒老天爷不公平。

  得知辽东也能种水稻后,李如松心情极好,带着一众亲兵便进了临时搭建的中军帐。

  得知朝廷不声不响的便往蓟镇这边增派了近万精锐后,张佳胤头都大了。

  这大半年来,张总督一直忙着招抚大宁地区的鞑靼人。他采用了龙岩峰的计策,大量招募那些活不下去了的鞑靼人作为墩军,替大明守边墙,而托戚继光的福,蓟镇在鞑靼人心目中的形象还不错,至少这种好形象还没有让周咏败清光,得知投靠大明有房子(墩台)住房,有衣食发,有饷银拿,还能拥有自己的牧群之后,许多活着就是纯遭罪的鞑靼人蜂拥而来。张佳胤大为欣喜,也信守承诺,将他们安置在修缮过的墩台里,给他们衣物棉被,给他们一些粮食,禁止边军和官吏去抢他们逃过来时所带的马匹牧群。那些在鞑靼那边一无所有,只剩下一条谁都不稀罕的烂命的牧民跑到蓟镇这边后,居然拥有了一处固定的住所,一些炊具,每年还能从朝廷那里领几次粮饷,甚至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牲畜等等财产,这可比在鞑靼那边强太多了,随着时间推移,跑来投奔的鞑靼人越来越多,甚至连墩台都不够用了,来得晚的只能在墩台附近搭帐篷。

  除了大量招募守边属夷以削弱大宁地区鞑靼各部之外,张佳胤还大力安抚各部落,在周咏时期被恶意克扣的各部落大小首领的岁赏他都如数补发了。至于开互市,这他得朝廷作主,朝廷总是喜欢拿开互市来拿捏鞑靼人,看到鞑靼人急得上窜下跳他们就开心,并闭互市时干脆得很,重开互市却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张佳胤也没办法。

  总体而言,经过张总督这段时间的努力,蓟镇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批守边属夷的加入让鞑靼人没法再轻而易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