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军事体系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和欧洲的军事史其实挺有意思的。

  青铜时代,中国和欧洲都一个样,从军是贵族的权利,普通人想当个兵都没门。那时候,东西方的军队规模都比较小,比如说商朝,妇好率领一万三千大军远征,便已是惊天动地的大战了。同样,卡迭石之战,埃及出动一万六千人,赫梯出动两万人,这场双方总共投入三万六千大军的战役便已让整个环地中海文明圈为之震骇。这个时期的军队,在从军之前首先要接受漫长的军事训练,周朝的兵书里就留下了“士非教不得征”的铁律,意思是士兵没有接受充分的训练,是不能动员他们上战场的。同样,西亚的波斯,地中海的希腊乃至意大利的罗马城邦,士兵都得先接受不少于八年的训练才能入伍。

  由贵族组成的军队可以确保每一名士兵都有着较高的素质,战斗力强悍。但坏处也是非常明显的:贵族人口就这么多,一旦在战场上出现大量伤亡甚至被成千上万地歼灭,整个贵族就等于断层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基石也将被动摇,轻则二三十年缓不过气来,重则直接gg。

  而从春秋后期开始,东西方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公民兵时代。在这个时代,当兵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百姓也可以当兵了。不过,这个时代当兵仍然是有门槛的,那些家庭背景好、财大气粗的青年总是能轻易地当上军官,如果能力出众的便可以一路扶摇直上,而平民想要出头就没这么容易了。我们的教科书经常强行将一些名将打成平民出身,比如说白起、薛仁贵等等,这其实是不对的,这两位妥妥的是贵族出身。别的不说,就说白起,如果他真的是平民出身,就秦国当时的情况,他能力再怎么出众也没法成为大秦头号战将,能做到千人将就算好了。至于奴隶,抱歉,他们仍然没有当兵的机会。

  与公民兵平行的是古典军国主义。中国的秦汉,欧洲的马其顿、罗马,搞的都是古典军国主义。古典军国主义军纪极其森严,整个国家每一个人都是战争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整个国家都围绕着两件事运转:耕,战!这套军事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起整个国家的资源,将其投入到战争中去。但弊端也非常明显:

  军国主义的生命力源于扩张,一旦扩张停止,整个帝国也就命不久矣,而一个国家压根就没有办法无限制的扩张。波斯、马其顿、大秦、西汉……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国家都在停止扩张后不久崩了,没有一个例外的。

  直到现在,中国和欧洲的军事体制发展仍然保持平行。

  但在西晋和西罗马先后在蛮族的疯狂冲击之下崩溃之后,中国与欧洲的军事体制开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中国在漫长而血腥的战争中慢慢摸索出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