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倒霉的三哥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辛格沮丧地说:“中国的商人不愿意跟我做生意。我原本想在繁荣的南方打开局面的,结果却发现南方人不喜欢骑马,马卖不动。至于钢铁就更难卖了,我的店都让人砸过好几回!”

  龙岩峰惊奇地问:“你在哪里开的店啊,生意这么差?”

  辛格说:“苏州。”

  龙岩峰:“……”

  总算是知道这货为什么混得这么惨了。苏州那是江南水乡,河流港叉密布,土地被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当地人坐船多过走跟,在那里卖马能卖得动那才叫见鬼了。

  至于钢铁……

  话说明朝最好的钢铁就产自苏州,也就是苏钢。你丫带着一大堆坩埚钢跑到苏钢产地去开店,那不是砸人家饭碗吗?依龙岩峰看,这货还能活着走出苏州已经是湿婆显灵了。

  “那跑到北方来之后你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他问。

  辛格越发的沮丧:“也不怎么样。我原本以为北京靠近前线,马匹应该挺抢手的,没想到完全卖不出去,辛辛苦苦运来的上百匹马砸在手里无人问津,几次想向贵国军方推销却连连吃闭门羹,只好分批拉到闹市来卖了。”

  龙岩峰越发的无语。

  其实这个倒霉催挑错了时候。如果他是在洪武、永乐时期贩马到中国来卖,保证他会成为大明官方的座上宾,因为那时大明的马政还健全,时不时与北元残余势力爆发大战,对优秀战马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哪怕是英宗、正德时期过来,他的马也是供不应求,那时候打得也很凶嘛。可好死不死的,他这个时候过来……

  明朝中后期,大明在放弃了一半的疆土,全面退守两京十三省之后,在国防上采取的都是抱头蹲防政策。名义上,大明仍然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光是边军便多达四十几万,然而这些军队基本上都是沿着那连绵万里的长城布防,鞑靼人从哪里破边而入他们就往哪里堵,绝不主动出击了。嘉靖时期有一位九边将领提议收复河套,结果很快就被上头找个茬给咔嚓了,打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收复失地这茬,毕竟吃饭的家伙要紧。土木堡之后,大明边军就再也没有打过什么大仗,打来打去都是些出动几百人、几千人,斩首数十级十几级的小仗,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明军在被动防守。

  都窝在长城内被动防守了,对战马的需求自然也就小了。

  现在的大明,马政越来越不正常了。明初的时候大明视马为战略物资,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全国开辟养马地来养马,同时还用大量茶叶与草原民族甚至西南山区的蛮族交换马匹。可慢慢的,内地的养马场荒废了,交易过来的马匹质量越来越差,而军队对马匹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不光是军队,从负责买马、养马到使用战马,所有部门的态度都非常恶劣,都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