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 大铁柜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钱多多这个坑货之后,龙岩峰拉着杜松问:“关中那边骏马多不多?”

  杜松摇头:“不多。关中那边没有养马场,那些骏马都是散养在农户家里,财力强的就养上十匹八匹,财力弱的则养个三五匹甚至一两匹……那些农户都极其珍爱这些骏马,舍不得卖,所以哪怕是在关中,唐马也是极难得的,哪怕是一镇总兵,想要弄几匹也不容易。”

  所谓的关中唐马,其实是关中骏马的统称。

  从汉代起一直到唐代,关中都高度重视马政,从西域引进的优秀马种首先是与关中地区的马匹混乱,再慢慢向周边地区扩散。尤其是在唐代,唐军一直怼到中亚去,通过战争掠夺和外邦进贡,获得的优秀马种不在少数,甚至著名的阿拉伯马、尼萨马、汗血宝马,都成了种马场的常客。千年下来,关中地区的马种已经给改良得差不多了。可惜的是,与育种同步进行的是无休止的战乱,尤其是自安史之乱开始那一系列可怕的战争,让关中地区的种马蒙受了极大的损失,那些宝贵的种马不是被杀就是被抢走,甚至逃散,无迹可寻。战乱又沉重地打击了关中地区的经济,使得关中民生凋零……我们都知道,养马是很烧钱的,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就不要提养马了。这使得关中原本无比繁盛的马政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以至于到了宋朝,再也没有人提过要在办中养马了,尽管那里的气候、地形都挺合适。

  到了明代……

  得了,都要从全国大量移民垦荒了,还养个鬼马!

  于是,到了现在,关中就只剩下一些农户或者地主家里还养着少量马了。不过数量少归少,关中唐马的性能却不是盖的。这个时代的关中唐马怎么样龙岩峰不得而知,但他知道在新中国成立马,从苏联引进优良种马与关中唐马混血,最终培育出了一种肩高最多可达158厘米的、挽乘兼优的骏马,多次在国际马术比赛上大出风头,那就是关中马。

  这是汉唐马政在关中的最后一点残响,而其他地区……对不起,起连残响都没了。

  听完杜松的讲述,龙岩峰对关中唐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捏着下巴嘀咕:“听了你这么厉害的吹嘘,我都想跑到关中去弄几匹唐马回来玩玩了!”

  杜松顿时就兴奋了起来:“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龙岩峰说:“得过一段时间才行……我还得盯着皇庄里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还没有收获,我怎么能离开。“

  杜松顿时泄了气。还得等一段时间?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他想大哥了!

  正想再劝劝龙岩峰让他尽早动身,管家匆匆走了过来,对龙岩峰说:“少爷,不好了,出事了!”

  龙岩峰问:“怎么啦?出什么事了?”

  管家说:“我们的仓库里不知道何时多了个巨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