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0章 “假日”中的中国海军(中)_大逆转190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规定其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一万吨,且主炮口径不得超过420毫米,主炮数量不得超过4门,航速不得超过20节,但总吨位不受限制。

  在当时的中国海军看来,只要限制了吨位和主炮数量,在超无畏舰已经普及的时代,这种偏科严重的玩意儿连前无畏都打不过,也就只能用于近海防御,所以限制与否就不重要了,外国愿意浪费资源去造,就随便好了。而在英美法奥意等国看来,他们也只是想保住已经有的,并给那些即将退役的旧主力舰上的主炮找一条出路。

  到了条约签署后没多久,中国才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坚持反对到底,把这种舰给废掉。因为在战后的几次登陆实战演习中,中国海军发现,大口径火炮的支援效果和性价比确实相当赞,尽管现在的中国有飞机有导弹,但是说到持续支持能力和性价比,却远远不如大口径火炮的岸轰。

  在经历了一战的战火考验之后,各国都对乌龟流比较热衷,列强们都在各个海岸要地改建或新修了好多乌龟壳。这些新一代岸防乌龟壳更加坚固,设计更加先进,火力点更加多而且更隐蔽,角度更刁钻,并且注重了防空。很难在几次空袭中全部解决掉,这就一个能够提供持续火力支援的平台。

  ?且。文德嗣的全球战略中,下一场世界大战中的登陆场将会遍及全球各地,如果只靠战列舰干岸轰的活,是肯定不够用的,而且也不合算。如果用重巡干这活,且不说它们那八英寸级的火炮威力堪忧,对新式乌龟壳伤害不大,就算性价比也不高,重巡的价格也是不便宜的。所以就需要开发一款装备主力舰主炮的,廉价的火力支援舰。

  于是,中国海军脑洞一开,就把“浅水重炮舰”这种原本不在自己计划内的战舰给找了出来。而且当年中国也生产了很多大口径舰炮,从240毫米到390毫米,好大一堆。还有很多因为改装更大口径的主炮,从主力舰上拆下来的炮塔。正好把这些东西废物利用起来。

  在一战前和一战期间那十年间(1910年-1920年),各个海军强国的重型舰炮发展非常快,12英寸级、13英寸级、14英寸级、15英寸级、16英寸级,甚至18英寸级,平均两年不到就是一个新级别。比如英国佬在1917年制成40倍径18寸舰炮(457毫米,炮重148吨),发射1。5吨重的炮弹。只是他们觉得这款炮还不够完善,没有用在新造的战列舰上。到了1920年,不死心的英国人开始偷偷设计45倍径18英寸舰炮,对外宣称是15英寸。当然不止是英国佬在搞,中美德也都在搞这一级别的火炮,中国搞的是50倍径460毫米主炮。结果1921年到来的华盛顿裁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