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爆红的《清宫热》_大逆转190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潮,第一批二十万册,上市第二天就被抢购一空。广大银民对《清宫热》可谓好评如潮,万分追捧。不到一周,预定的订单就已经突破百万大关,并且还在急速攀升中。

  而出版这套丛书的元元出版社,在一天前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新嫩书商,发行后的一夜间就多了无数粉丝。不过几天时间,全国银民都在谈论《清宫热》和元元出版社。搞得商务印书馆、图书集成局这些老牌书商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全都在办公室扎小纸人,或者蹲墙角画圈圈去了。

  工口好物还能这么嚣张的公开贩卖吗?答案是肯定的。不用奇怪,从某种角度看,这个时期的中国银民是很性福的。这个时候连青楼都是合法企业,连各大报纸上都有青楼的广告,卖几本工口好物还用得着躲躲藏藏不成?各大出版社都是堂而皇之的大卖工口名著。比起原时空后世的那个屁民们上个h网都要翻墙的苦逼年代,这个时候的中国银民太性福了。

  当然,在清廷还能维持统治的地区,书商们还稍微收敛些,没有摆在门面上大张旗鼓的卖。他们就跟后世卖h光碟的商家一样,放在箱子里面,只卖给熟客。

  还有就是流动式的,小贩们挎着装着书的篮子满街转,看到可能是顾客的人就凑上去,低声询问:“大哥,要书不?最新的《清宫热》……”说完,掀开篮子上的布,露出里面的宣传彩页。

  顾客顿时两眼放光:“有《xxx》不?”

  “有啊,全彩无码哦……”

  两人讨价还价后,顾客拿书小贩拿钱,双方皆大欢喜各自散去。在清廷统治区,类似场景到处都有,在北京四九城这个清廷的统治中心里,也丝毫不罕见,甚至就连那些八旗子弟也偷偷的买来看。

  而在革命派和立宪派统治的几个省份,那就完全是明目张胆的公开发售了,大幅的宣传海报贴得满城都是,有些书商还雇上一帮小屁孩,满街发传单。

  《清宫热》那恐怖的销量和疯涨的人气,让天津支部的那帮始作俑者也感到始料不及。就连计划制定者柳杨同志,在接到这些消息后,都傻掉了好几秒钟。至于他的那些手下,就更不堪了,眼镜摔了一地,还有些人下巴都脱臼了。

  其实仔细想来,《清宫热》能有这种反响也不奇怪。一方面是这些超越时代的作品,比起此时的同类占有质量、内容以及形式上的绝对优势,再加上此时的娱乐方式比较少,吸引眼球的效果那是杠杠的。最重要的是,这部丛书的主角不是普通人。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是对于名人、上位者的隐私八卦,尤其艳情八卦,大伙最是津津乐道。否则,中国古代哪会有那么多关于周穆王、隋炀帝、武则天等人艳情传说荤段子,至于外国,尤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