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举(正文番外)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才能,并对张华极力看好。

  在阮籍前往五原郡任职,路过朔国。刘谌听闻阮籍的名望,特意前往拜见。

  张华吐了口气,说道:“今端门科试未过,华前途未知,恐有负朔王之恩。”

  卢钦听出了张华的言外之意,搂着张华的手臂,笑道:“钦对端门课试过往内容有所知晓,或需能助茂生一臂之力。今此处嘈杂,随我往僻静之所探讨。”

  “多谢卢君!”

  ……

  端门试如期举行,由太子刘璿亲自督之,并由其领人批阅,选拔达标士人以为孝廉,张华名列其中。

  刘璿送上名单,说道:“父皇,此乃今岁孝廉名单。”

  刘禅翻阅奏疏,问道:“今岁各地入孝廉情况如何?各地孝廉比重如何?”

  “今岁按照去岁商讨之议,分南北二榜。益、梁、雍、凉、荆等州为西榜,兖、豫、扬、冀等州为东榜,其间互不干涉。西榜益、荆、司隶三州选为孝廉多,东榜豫、冀二州人多。”刘璿答道。

  用东西榜来分取孝廉,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当初没弄东西榜,结果中原士子以决定性优势拿到了孝廉的名额,巴蜀士子比例次之,荆湘、雍凉士子占据较少。

  引得大汉高层不满,希望刘禅限制中原士人孝廉的名额。这让刘禅如何能同意,大汉已经这般折腾中原士族了,如果还实行以歧视性政策对待中原士族,怎么让他们归心。

  于是刘禅想出了东西榜,明面上没有采取歧视性政策,但实际上却保证了关西人的利益,让关东人内部自我竞争。

  “可!明岁再增设一武略科,不与文吏、儒学可相同,由枢密院主持。让凉、并、朔等边境百姓亦能有机会以武入孝廉,以聚边郡人心。”刘禅吩咐道。

  “诺!”

  “对了!”

  刘禅将刘谌的奏疏拿了出来,说道:“朔王以朔国无文学之士,难以教化国内蛮夷为由,欲请涿郡孝廉张华入国内,引为博士。不知太子以为如何?”

  刘璿斟酌一二,说道:“父皇,张华之名,儿臣亦有所闻。按五弟所言,其藩国实需张华此等文学之士,可准其所求也!”

  刘禅的问题并不好回答,于公,刘谌为国事忧虑;于私,刘谌乃是刘璿的弟弟。因而没反对的理由。

  当然从刘璿本心而言,他也认同刘谌的做法。朔方初复,大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经营。

  “好!便依按太子所言。”

  “诺!”

  PS:今天暂时一章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