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 出谋划策_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信任了,那他下去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潘春秋下去了,谁当凤窝堡的支书?”

  “李金友怎么样?党员有多年村委会工作经验,如果你不是包了机械厂,你也是个合适的人选。”

  安明海看着江宇:“你小子早就算计好了?”

  “暂时成功的可能性还很低,这还要你经常在他面前美言几句,也就是替李金友吹吹牛,我给你五百块钱,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和孙书记吃点饭什么的。”

  江宇数出五百元交给安明海。

  “这样不好吧?”

  “你们私人关系不错,请朋友吃饭有什么不好的,谁也说不出个错字。”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江宇一撇嘴:“啥牌的方便袋,你咋这么能装呢?”

  “方便袋?方便袋是干啥的?”

  江宇一愣:什么情况啊?连方便袋都不知道。

  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方便袋在国内普遍运用应该是在八八年开始,八六年方便袋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现在已经出现那种红蓝白相间的塑料编制方便袋,不过造价太高,使用的人也不多。

  “方便袋呀!这东西在未来几年可是称霸购物界的包装物,年消费数量以百亿计,你要是能做出生产方便袋的机器,想不发财都难!”

  “真的!”安明海的眼珠子开始乱转。

  “你还是别这山望着那山高了,先把你手里的小型家庭用粉碎机做好再说吧。”

  “嘿嘿!我二叔年轻时候在天津就是干塑料袋生产机械的,不知道这层关系能不能起作用。”

  塑料方便袋在国内最早出现是六十年代,但是因为加工原料的问题成本较高,根本就没有普及,也没有用在包装购物上,可能南方已经开始在商业上小规模出现,但在东北地区,很多商店还在用包装纸加纸绳的古老包装方法。

  “你二叔年轻时?那你二叔现在呢?”

  安明海的二叔江宇是从来没见过,只是知道他很小的时候就被送给一个本家在天津的亲戚了。

  “退休了,前年还回黄岭村寻根来了,在我家住了好几天。”

  “这好像是个可以利用的消息。等你做大了,把你二叔请来做个顾问什么的,反正他也是闲着,我的冰柜盖子也做好了,我算完账就回去了,剩下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机械车间主任核算了一下这个盖子的成本,江宇到财会去交了钱,然后把盖子装上马车。

  江宇把自行车也装到马车上,坐在副驾的位置,和杨万闲聊天。

  “杨叔!没准备让你儿子干点什么吗?”

  杨万的儿子今年也十七八了,也到了该干点什么的时候了。

  “干点什么?他能干啥?”

  “让你儿子学个拖拉机票吧。”

  “学那玩意儿干啥?”

  “干啥?你儿子要是开个拖拉机,找媳妇都好找。”

  “扯淡!”

  “我说的可是真的,过完年就去学,五月底就毕业了,到时候您买个拖拉机...”

  “打住!我又盖小店,又买拖拉机,你当我家开银行啊!”

  “没钱可以贷款啊,农村信用社不是开始农村扶植资金吗,你贷五千不都什么都解决了。”

  买一台二手的拖拉机也就三四千块钱,再花钱收拾收拾,五千块钱足够了。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