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_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台分厂这些年一边生产,一边扩建,现在已经扩大到占地面积一百亩,有员工一千四百人的大企业了。

  年产各种运动鞋上千万双的大型企业,为当地解决上千人就业机会的同时,每年还为当地带来上千万的利税。

  赵燕飞也被评为行台市著名的企业家。

  肖飞问讯也赶了过来,告诉了江宇一个让江宇意外的消息。

  “你让陆胜勇联系买车企的事情,应该有些眉目了。”

  “噢!真的假的?”

  这个消息真的让江宇十分意外,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太详细的我不知道,我来之前他到我那里去交传呼机服务费,顺便和我聊了几句,我估计他很快就会给你打电话了。”

  打电话也是白打,他还没回去。

  不过他可以给陆胜勇打。

  江宇就用鞋厂的电话给陆胜勇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陆胜勇得知江宇现在身在行台,立刻迫不及待地赶来了。

  “刚才肖飞告诉我,说你联系车的事情有好消息了?这么快吗?”

  “不能说是好消息,但事情起码开头不错,行台政府和机械工业局对威来集团要买车企,态度是相当不错的,他们表示要尽快进行研究,争取短时间内给个结果。”

  “行台方面的办事效率倒是蛮高的。”

  “呵呵!高啥呀!那得看让他们办什么事儿,还得看是谁办,他们拖泥带水的能拖个没完没了。”

  “照你这么说,我这面子不小啊。”

  “其实你的面子也不行,但威来这两个字的面子大。”

  “照你的意思,我还不如这两个字儿了?”

  “本来我去联系的时候,人家是代答不理的,人家对你的名字根本不感冒,但等我报出威来集团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们的态度立刻就变了。”

  江宇明白了,他的名字对于那些上位者来说,印象不深。

  主要是他并不是行台人,而且一年也来不了几次。

  但是威来就不同了。

  行台现在有两个威来企业,一个自然是鞋厂,另一个是行台威来农机厂。

  这两个企业帮助行台政府解决了三千多号人的饭碗,年创造产值十多亿元,实现利税几千万,是行台的利税大户。

  而且还组建了规模不算太小的产业链。

  鞋厂和农机厂下游的关联企业几十家,间接的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

  他们当然有印象了。

  “鉴于威来两个企业在行台的良好表现,在我和各方面联系后,他们用最短的时间开了一次会。”

  “会议精神是什么?”

  “总体来说形势不错,也许会比较快地有结果。”

  这自然是个好消息了,希望行台方面能在短时间内能有个答复。

  为此江宇在行台耽搁了三天。

  这三天显然是没有白耽误,在第三天他失去信心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陆胜勇着急忙慌地打来了电话,说行台政府和机械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