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第 68 章_九零亿万美元保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乔治华盛顿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还邀请她来招生委员会面谈。

  为此,斯科特又给她专门培训了半天。

  名校每年有数千到上万申请人,一般要经过三轮筛选,才会进入到讨论阶段,比如大多数学校要求的托福成绩和sat成绩,不达线的第一轮就刷掉了;第二轮才是看成绩、看高中绩点的阶段,看完成绩看文体活动的资料、看社会实践活动的材料,你在某一方面突出,就很有可能进入到下一步;第三轮就是招生委员会的投票表决了,有的学校是一票否决制,有的学校是一票入选制,更多的学校是投票表决制,这一轮决定你是“录取”还是“拒绝”或是“待定”,拒绝和待定都不太妙,只有“录取”才是有希望入选的。

  招生委员会会根据你的申请材料来决定是否面试你,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面试,提前批次的录取率大概在百分之四十左右,就是说如果提前批次有一千人录取,可能会有百分之二十的申请人会接到电话最可能是电子邮件要求你去某处跟学校的校友见面,校友会问你为什么要选择该校等等问题,有点类似签证面签,这就是面试。

  能在刚收到申请没多久便打电话给申请人,说明申请人的简历特别突出,她的国籍可能也助力不少,对于日益追求“国际化”的名校来说,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还是非常稀少的,而一个中国学生能拿到参议员的推荐信,不管哪一所大学都不会错放。

  所以面试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美国人喜欢自信、目标明确的人,学生也如此,你不能稀里糊涂的,而要明确知道你选择的专业将来如何帮助你实现“梦想”或是“理想”。美国华裔喜欢金融、经济学、计算机、医学等实用性专业,继续深造阶段酷爱法律,选择社会科学和政治学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大陆学生确实有,但那都是公派来深造的国家储备干部大学招生委员会当然就更有兴趣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了。

  明白了。

  其实她不太在意学什么专业,糟糕的就是这种“看起来没有目标”,斯科特严肃的批评了她,为她量身定做了一些标准化回答。不要给人留下坏印象,你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遇到那些人,如无必要,不要得罪人。

  张文雅记下了职场小贴士。

  先去了距离最近的乔治华盛顿大学,请了半天假。面谈很顺利,乔治华盛顿大学了三万八千美元的奖学金和一千美元的“选择奖学金”,免去住宿费,还会为她安排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她的学费、生活费需求。并且要是仍然觉得不够用,开学后还可以申请助学金,一学年也有数千美元,足够支付生活费,甚至还稍有结余。

  总之,只要你进了大学,大学怎么都会让你念下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