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世界局势(二)_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世界局势(二)

  看着眼前这张简陋的地图,回想前往西域的道路,李世民的表情更加凝重。

  其实吐蕃和河西走廊之间还隔着一个吐谷浑,但事实已经证明吐谷浑抵挡不住吐蕃,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

  一旦失去了吐谷浑,河西走廊就会时刻受到吐蕃的威胁,大唐还将失去一处良马产地。

  一想到这种后果,他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之前他还不怎么把吐蕃的威胁放在眼里,现在终于正视起这个高原国家。

  “你对吐蕃如此了解,可有应对之法?”

  陈景恪摇摇头道:“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对吐蕃的具体情况并不了解,陛下不妨派人去详细打探一番。”

  “嗯,听说苏毗的许多贵族并不愿意接受吐蕃的统治,象雄王也矢志复仇,或许陛下可以在这里想想办法。”

  “还有就是吐谷浑,慕容诺曷钵幼年继位致大权旁落,现在他年岁渐长必然想夺回权力。陛下不妨助他一臂之力,把他收归我用抵御吐蕃。”

  “他们也生活在高原之上,能直接出兵进入高原作战,对我大唐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最好派出军队驻扎在吐谷浑,慢慢适应高原环境。甚至可以迁徙一部分汉人去那里居住,到时候可以直接在当地征兵。”

  李世民意有所指的道:“这些办法是你自己所想吗?”

  陈景恪摇头道:“不是,别人讨论出来的,我恰好旁听。”

  确实如此,前世在网上和一群历史爱好者聊天的时候听人家说的。

  不外乎就是扶持吐谷浑和象雄,离间吐蕃和苏毗贵族的关系,以此做为牵制。

  然后派人上高原适应当地环境,一旦培养出一批不惧高原环境的将士,就可以掌握主动权。

  在配合上各种围堵,不出十年就算不能灭吐蕃,也能把它拖垮。

  这个计策并不算多高明,但胜在稳扎稳打可操作性强,反而是最合适的。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越是如此,他对陈景恪背后的势力就越是忌惮。

  对世界局势如此了解,甚至连还未崛起的危险都了如指掌,并想到了可行性的办法。

  这个势力有多强他不知道,但收集信息的能力必然非常恐怖,而很多时候情报能左右局势的发展。

  就像是高原的情况,如果大唐事先不知道,等吐蕃完成统一再知道一切都晚了。

  可以说在这一刻,在他心里陈景恪背后的势力的危险性比吐蕃还要大。

  但他并未把这种想法表露出来,而是道:“你不是说有两处强敌即将崛起吗,一处吐蕃,还有另一处呢?”

  陈景恪指着西亚一带说道:“在这里,阿拉伯人。”

  这个时候没有大食这个名字,也没有阿拉伯人这个称呼。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索性就直接使用了阿拉伯人。

  反正他是第一个向中原介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