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本色英雄_文化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句话。”当下恭维于伯英,易之知道自己说的是实话,如果没有于伯英在旁边看着,这篇讨论马哲的东西绝对写不出来。而且,易之自己是只记得最干瘪的理论文字的,对于这些理论文字的阐述性解释,从原本的德国哲学原有的理论中的衍伸,全都是于伯英在旁边看着才能完成的。有自知之明,易之不会以为自己一个人也能完成这么详实丰富,具有强烈说服力的文章。不仅仅是充满了对于伯英的崇拜,更有感谢。

  也不再谦虚地说并不是自己的功劳,于伯英哈哈一笑,算作是默认,因为他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小子,不,你是叫做易之对吧?”

  易之一愣,“对,没错。”他是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位大牛居然会知道他的名字。

  “我看过你的文章,不过,勉勉强强能看进眼的就两篇。”于伯英慢悠悠地说。

  哟呵?竟然还有两篇能被这位大佬看进眼?后来就知道于伯英到底是什么人的易之颇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忍不住追问道:“是哪两篇?”

  “唔,《致射阳先生的一封信》算是一篇。那篇才是骂得好,骂得漂亮!”于伯英的手用力拍着椅子的扶手,“现在一群人非要什么鬼扯的学术著作,我当年可没写过这些东西,这一辈子总共也不过写了两三首诗,几篇文章。要照他们这么说,我还不是文坛的人了!什么文坛,哪有什么文坛!一群人瞎写还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

  眨眨眼,易之没说话,看样子,对于那些硬性的要求,如于伯英这样真正的大前辈也是充满了不快的情绪。

  “还有一篇,就是那个什么,什么《红楼梦》了。”

  这个倒是可以料到。到目前为止,易之自己最受欢迎,影响力最大,持反对意见最少的作品就是这部占了曹公书的名字的改编版《红楼梦》了。喜欢看才子佳人的能看诸多姑娘和宝玉的故事,喜欢看天下大势的人能看见背景中时代的变化和进程,附庸风雅的人能和其他人有共同语言。这才是老少咸宜,大家都喜欢。

  “宝钗啊……宝钗。”念叨着薛宝钗的名字,于伯英一副回忆的模样,“我当年是见过这么一个宝钗的,只可惜天意弄人,有情人本愿比翼,谁知云中两分张,哎……”

  老先生想当年,追忆旧时情缘?本来还以为于伯英喜欢这篇《红楼梦》是中间对于时代的分析,毕竟他们之前易之在讨论诸多扯都扯不清楚的哲学问题,易之下意识觉得于伯英是个喜好比较正经的人。但是这三俗的是怎么回事?

  果然,再纤尘不染的人物,也有点不得不说的故事吗?

  易之偷偷腹诽,却又觉得,或许这才是那句话的现实——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如于伯英这样的人,何尝有隐藏自己的一面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