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有蹊跷(下)_抗日之横扫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踩在那厚实坚挺的毡毯上,没有发出一点声音,郑啸蹑手蹑脚的走向了通道的尽头。

  那里,是另一扇铁门,估计通往了其他地方。

  来到第二道铁门前,郑啸的神色明显严肃多了,看来他觉察出了事情的蹊跷。

  这么严密的防护,即使是鼠仓也都过了,毕竟一个鼠仓还没有资格到了被层层铁门保护的程度。

  而且这扇铁门跟前面的那两扇铁门不同,不管是厚度和材质都不可同日而语,明显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东西。

  郑啸取出工具,开始研究门锁,他蹲在门锁前,用工具在锁孔内拨弄着,侧耳倾听着里面的动静。

  门锁被一点点打开着,里面的卡簧已经大半被弹开了,就剩最后的几个机关还没有解开。

  时间又过去了十几秒钟,郑啸终于听到锁孔内传来了那熟悉的咔嚓声,紧跟着门锁就被弹了出来。

  郑啸没有急着去开门,而是将耳朵贴到了铁门上,倾听着对面的声音。

  这扇门明显不同了,郑啸担心对面有日本人在的话,自己冒然推门,恐怕会打草惊蛇,所以他要确定对面没问题之后才能开门。

  铁门对面一片安静,听不到人活动的声音,看来是安全的,郑啸决定把门打开。

  伸手握住那扇门上的门把手,郑啸先是轻轻的旋动了一下,随即就发现这扇门果然没被锁死,而门轴上看来是被点上过机油,所以开起来没有丝毫的声音。

  手臂一用力,郑啸将铁门推开了,他手中的手电已经熄灭,免得对面有人被发现,而且自己也可以更自由的寻找目标。

  通道内高悬着一盏盏的气死风灯,这在其他地方都很少看到的。

  气死风灯。简称“气风灯”,即今天城楼上挂的圆形红灯,是典型的节庆点缀物。有人为图吉利,称它为“乞赐封灯”。

  当年,气死风灯多是用红色桐油纸糊成的,半透明,上下饰以绿荷叶边,灯肚饰以鲜红色或金色“鸿禧”字样。旧时,大宅门在节日期间将它挂在街门两旁,上书姓氏“堂号”如“一善堂王”、“积善堂奎”等。

  实际上,气死风灯就是古时点的一种灯笼,很不容易被风刮灭,所以叫气死风灯。用的是白纸,很厚,过去用它糊窗户,中间点蜡烛,样子像灯笼,风吹不灭的那种灯。东汉时就有了,三国时,在大家门前,就有了气死风灯。后来把纸糊严,像纸口袋,利用热气上升的道理,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在野外和户外使用的照明灯,最大的特点,可以防风和防尘,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原本的气死风灯都是白纸的,而郑啸看到的气死风灯则不是白纸的,而是玻璃的,使用更方便而且还节省。

  郑啸闪入了通道内,先是回身贴在墙壁上,接着就开始观察周围,他发现自己依然是一条通道中,如果说跟刚才通道有什么差异的话,那就是看上去更宽敞了。

  这条通道内空无一人,四周和身前依然是遮蔽的毡毯,在隔音的同时,也使得通道里的灯光显得益发的孤寂和昏暗。

  …………

  emem关注官方qq公众号“”(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emem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