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蒌蒿即芦蒿_穿越之细水长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后夹了一筷子给他,笑道:“尚儿,你来尝尝!”

  谢峰年纪大了,讲究养生。故而他饭桌上的菜,有时候颇让人一言难尽,比如家常的炒鸭蛋。

  但今儿这菜是谢子安送过来的。对于谢子安的口味,谢尚还是放心的。于是,谢尚拿起筷子吃了面前碟子里老太爷给夹的芦蒿。

  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味,直待咽尽嘴里的食物,谢尚方道:“这芦蒿的味道倒是和芹菜一样,都有股独特的香气。”

  “怪不得唐韩文公有‘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之句。”

  眼见谢尚也不排斥芦蒿,且还能随口说出应景之句,谢老太爷心中高兴——他这生虽是吃不了芦蒿,但他的子孙却是能得其中真味。

  所以他这辈子,不管曾经如何,便都是值当!

  谢峰这生最推崇苏东坡,最喜他那首《定风波》——他年青时喜爱词中上阙“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情,退仕后则喜欢下阕“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但今天,谢峰思及早起占得那一卦,胸中却重新生出早年念诵《定风波》中那句“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快意。

  “尚儿,”谢老太爷和气地问重孙子:“苏东坡的那首《惠崇春江晚景》,你还记得吧?”

  好强的谢尚可不怕他太爷爷考究他功课。他当下站起身朗声答道:“记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谢老太爷道:“这诗里的蒌蒿就是这芦蒿。”

  “杂记里说苏东坡极爱吃这蒌蒿。每次过咱们省府江心洲都必去吃蒌蒿。”

  “太爷爷,”谢尚质疑:“你咋知道这蒌蒿就是芦蒿呢?”

  “这芦芽也有可能啊?毕竟也有个芦字呢!”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两种都不是啊!”

  刚谢尚想破了脑袋才想出一句“蒿芹”来,他可不服气随手可得的“蒌蒿”就是“芦蒿”。

  老太爷跟前待久了,谢尚早摸透了他太爷爷的脾性——真正是俗话里头说的“大人有大量”,从不生气。故而谢尚敢当面质疑高他三辈的老太爷。

  看透世情的谢峰极喜欢谢尚身上这股天然生就的理直气壮和强词夺理——这是他整个一生都无可企及的无忧无虑。

  故而谢峰比平常更耐心地解说道:“苏东坡还有一首诗,里面有这么两句。‘初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

  “由此可见这蒌蒿的芽,和芦蒿的芽一样,都是红的。此乃其一。”

  “此外《诗》里也有`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之句。”

  “这就讲了这蒌蒿原是喂马的。”

  “咱们雉水县马少,先前连骡子也不多,故而这蒌蒿多用来喂驴。”

  “许是这个缘故,我们本地才管蒌蒿叫芦蒿。”

  “芦下面,可不是驴的一半户吗?”

  “这便是其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