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九章 战斗民族是吓不倒的_1980之他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战斗民族是吓不倒的

  无人机残骸很快被秘密运回了苏联,并立刻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虽然此时北极熊早已是重病缠身,但红色帝国的底蕴却依旧不可小视,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一支精干的研究团队很快就组建起来,开始对这些残骸展开最为专业的研究与破解。

  在坠落的过程中,两个镜头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但损坏的只是外壳和镜片,内部的核心构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而图传模块因为有相对更为坚固的外壳保护,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成为了残骸中唯一还保存完好的部件。

  也就是这个图传系统,其初步的检测结果立刻又让研究小组的密保等级再次提升,成为了与核工程同等重要的最高机密。

  检测工作并没有预想的那样顺利,仅仅只是为了弄清楚这些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就耗费了研究组整整三天的时间——这可是集结了整个苏联最尖端的科研力量的团队!而检测所得出的答案,却让这些国宝级的专家陷入了集体的癫狂,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他们又不得不花了一周的时间来反复验证这一答案,以确定并不是自己弄错了。

  不怪得他们这样失态,依照仪器检测和众多专家分析的结果,这块比香烟盒还小的部件,居然包含着图像采集,图像数据化转换,以及电子信号的传输这三大功能模块,而同样的功能,如果要用苏联的技术来实现的话,即便是在完全不考虑成本和量产化生产的前题下,其成品体积至少也得有一个床头柜的大小,并且各方面的性能还要远远低于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

  这就很吓人了!

  无论是图像的数据化转换还是无线电传输,这些技术单独拿出来都不算稀奇,最简单的例子:电视,采用的就是类似的技术和原理,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却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在无人机上?难道那么多专家都看不出这种技术在军事上的用途?

  答案很简单,不是不想,而是根本没办法做到,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没办法将这些设备的体积缩小到可以用无人机来搭载的地步。

  想像一下,一个烟盒大小的系统模块,只需要一架翼展一米左右的飞行器,就足以将它送上天空,甚至再小一些也没什么问题,因为这样的重量和体积根本不会给飞行器带来太大的负担,可如果是一个床头柜那样庞大,重量至少也有十几二十斤的设备呢?搭载它的飞行器又得增大到什么程度?

  不仅如此,更小的体积也代表着更低的能耗,烟盒大小的系统,用一块电池就能轻松的供电,但如果要让一个柜子大小的设备运行起来,其所需的电量和电压恐怕就得用一台发电机才能带得动了——这七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