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祭祀_明末:从骑砍开始征服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充满了恶意,不去找皇帝的麻烦就算不错的,想要给他丧葬,简直没门。

  见秦浩态度强硬,诸葛玄依旧好言相劝:“主公,我们虽然不是大明的臣子,但是丧葬一番,可以为我们以后入主中原有极大的便利,所以说,还是...”

  “再者,咱们在江南到盐路还需要表面功夫做足了,不然让东林党找到借口可就不妙了。”

  “这倒是真的。”

  秦浩扶着下巴若有所思,现在魏忠贤已经倒台了,他的那些儿子、孙子们该清算的清算,该发配的发配,都不成气候了。明朝的宦官制度还是不错得,太监有了皇帝撑腰,才能权倾朝野,要是离了皇帝,狗屁不是。

  不像唐朝的太监,手握兵权,杀皇帝就像杀鸡一般,没事就让皇帝死一个,给他们助助兴,简直可怕的要命。,皇帝还是生在明清的好一点,不用担心死于非命。

  处于利益的角度,诸葛玄是赞成好好风光大办一场,如今基隆、新竹的子民九成都是从大明来的,要是能依附大明,绝对能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心里不至于变成流落海外的游子。

  简单来说,就是大明还没病入膏肓,它的威仪依旧不小,不然当初段大鑫第一次前往琉球,就是打着大明的旗号才能公平交易,要是没有这层虎皮,没有火炮、军士的他们早就被吃了个干净。

  “非如此不可吗?”秦浩思虑片刻,态度有所缓和。

  想想大清的康麻子可是跪过朱老大的,还说他功过秦皇汉武,文韬武略一骑绝尘,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吹嘘,反正一个偶像人物是跑不了。

  如此一来,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了,既然康麻子能做到的事,自己又何尝不可呢。

  秦浩不在执拗什么身份、地位,既然有好处,那就去办,刚巧打了一场打胜仗正愁没钱花呢,就当是促进促进消费循环了。

  “这丧葬如何办理?”问题是诸葛玄提的,自然是要他去办的。

  “按照大明高祖绘制的《明会典》规制,天子去世视为大丧,要举行大葬。

  依法先行小殓:为大行天启皇帝沐浴容颜、括发、修眉等等,之后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

  之后便是后行大殓:即将死者装入棺内,平铺。(嘉靖皇帝是大明皇帝中最为离谱的,他的死相就显得特别,因为他崇信道教,所以死后,让人将他的尸体摆放成七星的形状。后世开馆。考古人员还以为棺椁被人动过,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此外,棺前设“几筵”(摆有酒馔等祭奠物的供案)、安神帛、立铭旌(状如旗幡,上书“大行皇帝梓宫”字样,万历皇帝死后做的规矩,实行了一代就没了)。

  大殓之曰,嗣皇帝(崇祯)及大行皇帝之妃、嫔等宫眷皆需身着素服前往致奠。在京师文武及三品以上命妇,要连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