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我灭了他!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陕西大概有三十多万户,四百万人左右,这些都是登记在册的,如果算上不登记在册的隐户、跑到山林中定居的棚户以及逃到外省就食的流民,人口可能更多一些。陕西官员肯定为快速增长的人口头疼不已,但在龙岩峰看来,现在的陕西完全就是地广人稀好不好?不光是陕西,甘肃、宁夏、四川、湖广、河南、河北、辽东等等这些省份有一个算一个,在他眼里通通都算是地广人稀,土地的潜力连一成都没有发挥出来。比如说榆林,只要组织移民开垦,兴修水利,几百万亩军田不在话下,而榆林地区又有大量风化煤、褐煤、泥炭,这些都是很好的肥料,灌溉方便,肥料充足,不丰收简直没天理。而陕西、甘肃、宁夏的边民性子都野得很,民风剽悍,是极好的兵员来源地,如果能每户分上三四十亩田,然后挑选精壮者进行训练,几年时间就能拉出数万精兵!

  明朝根本就不缺土地和优秀的兵源,却整得处处捉襟见肘,真是一大遗憾。但这也很正常,毕竟大明王朝已经暮气尽显了,军队的战斗力不下降那才是怪事。

  其实仔细看看历史,都可以发现,每个朝代的军队都是在立国初期那几十年战斗力最强,几十年之后战斗力就开始逐渐削弱,直到末期变得不堪一击————哦,在宋朝之前中国军队还不存在王朝末期军队不堪一击的尴尬。

  为什么立国初期战斗力最强?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一支军队打翻旧世界建立新王朝,在这个过程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尸山血海的惨烈厮杀,磨练出了大批精兵强将,这一批精兵强将可保新王朝在数十年之内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其次是立国之初,没有那么多制约,军队军纪严明,上升渠道通畅,立下战功就能出人头地,斩下敌人的头颅就能受赏,每一个从军的男儿都有着一颗扬威绝塞的心,怎能不闻战则喜?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立国之初有大把无主的土地可以拿来赏给立下战功的将士,而每名士兵家里都有几十亩地,可供一家几口丰衣足食,他们没有牵挂,只管上阵厮杀,拼一个光耀门楣就是了。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上升渠道,又有大批身经百战的老兵带着,还有无数威名远扬的将领指挥,他们战斗力不强,谁强?

  但几十年之后,那些打下江山的骄兵悍将已经逐渐凋零,军队中山头林立,盘根错节,想出人头地变得艰难,最要命的是土地兼并让大批士兵失去了土地,社会地位大大下降,战斗力自然无可避免的下降了。不是士兵们都退化了,而是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土地了,那份微薄的军饷就是全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旦他们战死,这份军饷就没了,全家都只有饿死的份

  请收藏:https://m.bqg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